第二百六十二章 《上歐陽內翰書》

這解釋讓歐陽修忍俊不禁:“真是如此?你可不能如子瞻那般捏造典故,用什麽三宥三殺來欺哄老夫。”

這個是蘇軾幹的壞事兒,這娃試《刑賞忠厚之至論》的時候,寫了個“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臯陶為士。將殺人,臯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臯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這典故把歐陽修和梅堯臣兩個考官都整懵了,兩老頭討論了一番,這——沒聽說過啊。

就跟程文應和史洞修不敢相信蘇油能把船開翻一樣。這文章寫得太好,倆老頭都不敢相信是捏造的典故——搞不好是自己讀書少呢?

歐陽修想定成第一名,梅堯臣多了個心眼,說學士要不還是穩重些吧,定成第二算了,萬一這典故不是真的,置為第一難免笑話。

歐陽修也害怕這篇是自己學生曾鞏寫出來的,就同意了梅堯臣的意見。

眾人都是大笑,蘇油笑道:“理工之學最重實證,這在二林部礦區是得到了驗證的。”

梅堯臣是個幹瘦老頭,病懨懨的,今日蘇家人到來,他才過來與大家見面,聲音低細:“明潤不可過於菲薄,文章事業,講究當仁不讓於師。此次你們南來,我看所有詩文裏邊,當屬‘化羽披霞錦,班仙第幾儔’一句最為貴氣。”

老頭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後又與歐陽修齊名,並稱“歐梅”,文壇聲望極高,可官運偏偏極差。

到老才得了個尚書都官員外郎的賞賜,還是歐陽修跑去官家跟前說,梅老頭跟他修《五代史》《新唐書》實在辛苦,怎麽都要表示一下,這樣求來的。

名義上是副總理,但是不是實職,只負責領工資,這也是大宋特色。

這是如今文壇公認的當世第一大詩人,“詩窮而後工”這句吐槽詩人千年的話,就是歐陽修給老頭詩集序言中首先提出來的。

能得此公一句評語,蘇油出門就敢跟別人吹:老子如今也是大宋詩人了,老梅點評過的,咋地不服?

老頭真好,蘇油趕緊感謝。

接下來自然就是歐陽修大包大攬,蘇油明年解試,由他和老梅舉薦。

此事落實,蘇油便可以找坊正幫尋找門路租房了。

蘇油敢說是來京最早的士子之一,因此可選擇的地方很多。

國子監貢院,三司貢院有固定場所,禮部貢院這個最應該有場地的地方如今卻還只是個機構,每次解試的時候都要現找地方。

三司貢院是老張離任之前的功德之一,他仿照益州貢院,修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考試場所出來。

一人一個號,上有瓦頂遮蓋,下有橫板可坐,前有小板子,連關人帶當寫字桌。

雖然地方很狹小,如同蘇油在可龍裏養雞的雞籠一般,但是好歹不用官員們臨時抓瞎借場所借凳子了。

聽說禮部正在和計司打官司,想將人家這個貢院據為己有。

蘇油在街對面不遠尋到一個小院子,不大,有七八個房間,一個小天井,一年租金八十貫銅錢。

八十貫銅錢,一百六十貫鐵錢,在眉山郊區都夠起一座紗縠行蘇家那樣前花園後水塘的宅子了。

在汴京,呵呵呵。

但是這也是條件最好的一所宅子,拎包入住那種,蘇油非常滿意,小手一揮,就這套院子,少爺包了。

這是優質資源,除了自己一家人考試用,到時候還可以用來做人情。

到現在,事情基本算是安定了下來。

剛剛開始順心,煩惱又來了——龍老頭攤上了大事兒。

兩頭忙,老頭蘇家人壓根都沒有見著,只知道剛開始的時候,事情還算進展順利。

老頭詣闕,呈所著書百馀卷,上賜五品服及金帛。

接著,詔下兩制看詳。

然後事情就急轉直下。

文彥博已經去相,到了洛陽。

同知通進銀台司兼門下封駁事何郯,封還詔書,拒絕執行。

翰林學士歐陽修、知制誥劉敞等,劾昌期異端害道,不宜推獎。

龍老頭自詣登聞鼓院,還納所賜,朝廷沸然。

然而時議洶洶,似乎還有擴大之勢。

台諫言辭尤為激烈——乞令益州毀棄所刻版本,龍昌期當伏少正卯之誅!

蘇油聞之大驚,立刻求見歐陽修,然而歐陽修不見他,讓人傳話:此乃大義之爭,龍昌期雖年近九十,然菲薄周公,這是不可理喻的。

明潤你還小,不當牽涉其中,安心讀書,準備考試過解,為朝廷效力,才是你的正事兒。

蘇油只好悻悻回家回家,想來想去,還是提起筆來,給歐陽修寫了一封長信——未能免俗,繼堂哥之後,他也來了一篇《上歐陽內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