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

考試分三場。

第一場策三道;

第二場論一道;

第三場詩賦各一首,本經經義三道,對蘇油來說,就是《春秋》,外加《論語》,《孟子》各一道;

一路過關斬將,貢院放榜之際,府尹親自前往貢院,將解人的姓名書寫到銀牌之上,讓胥吏付捷音往報。

蘇油正在書房中,和眉山來的士子們搞油墨印刷。

這是歐陽修交代下來的任務,梅堯臣的詩集,還有大文豪們做的序,是歐陽修能為朋友盡的一份心力。

蘇洵將這任務包了下來,準備將珍貴的詩稿交給回去的大船,在眉山程舍人書坊刊印。

蘇油趕緊制止,這玩意兒獨一份,萬一船只有個什麽事情,就是中國文化界的重大損失。

於是只好忍痛將珍貴的蠟紙取了出來,親自刻板,先印刷一部分作為保險留存才好。

蘇油如今的書法沒得說,蠟板鋼筆字,足以成為一路新式書法。

油印石紙書刊,又是剛剛去世的梅堯臣的詩集,此書一出,頓時轟動汴京。

結果就是每天都要收到各方大佬的信箋帖子,這事情停不下來了。

蘇油只好將等待考試結果的眉山士人們組織起來,跟著張藻張麒蘇小妹學習印刷封裱和裝訂。

這是雅事,也是文華盛事,士子們將其視作眉山的光榮任務和巨大面子。

蘇油在推油墨滾子,推完之後便交給身邊的史願,史願將紙翻過來,壓上另一版,推完後交給身邊的楊彭。

楊彭收集好一摞,將紙放到裁紙機上,將大紙裁成四頁。

趙蒙過來,將書頁拿去一張張鋪到未成形的書籍上。

幾條流水線,六個墨盤,這速度還不算慢。

就見一名士人沖了進來:“雅山,雅山你入解了!”

楊彭手一抖:“當真?”

士人說道:“真的,趕快出去,銀牌都送到門口了!”

接著又有人沖進來:“雲江!一道!你們也中了!”

眾人紛紛恭喜,就聽見蘇軾的大嗓門在外頭響起:“明潤快出來!你的牌子也來了……”

一名士子就捶胸頓足:“早知道我厚盡臉皮也要來推推墨!梅都官的詩集,就是這幾位推墨推得多……”

蘇油哭笑不得,這是因為我挑人的時候按文學修養來的好吧?

不過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得,諸位兄長,今日這活是幹不成了,先出去拿牌子吧……”

來到院中,一名胥吏笑容滿臉,遞上銀牌:“小郎君就是蘇明潤吧?恭喜得到解額,來春必然高中黃甲!”

你跟誰都這麽說!蘇油笑吟吟地道了謝,將牌子接過來,沉甸甸的,正面寫著“眉山,蘇油,字伯純。”

再將牌子翻過來:“開封府解試取第五名。”

功名自此初發軔!

拿銀錢打發了胥吏,眾人都是一通恭喜。

接下來趕緊梳洗更衣,去太守那裏告謝,還有一場鹿鳴宴等著新科貢士們。

開封府尹吳奎,也是一個能吏,開封府今科解額七十人,都是他一個個經手的。

席上對新科貢士們溫言相勸,要大家繼續努力,力爭明年春闈再次告捷,要是有什麽困難,盡管坦言相告,朝廷待士之重,食宿上可以補貼的。

眾人都是表示感激。

說完場面話,吳奎笑問道:“諸位可知,如今汴京城,什麽東西最貴?”

下邊幾位高中的貢士便湊趣,有說琉璃鏡的,有說永春露的,有說方知味一道名菜,叫福壽全的。

吳奎哈哈大笑:“這些東西,貴固然是貴,然只要囊中充實,總能求得,因此還不是最貴。”

“最貴者,是買都買不到,求都求不來的東西。”

說完拍拍手,小吏端上來一個書箱。

“本官剛剛受了個大人情,今日參與我開封府鹿鳴宴的解人,每人可得一部《梅都官詩集》,作為給各位高選大才們的賀禮!”

幸福來得太突然,貢士們欣喜莫名的神色掩都掩飾不住,全都忙不叠地起身告謝,這可真真是大禮!

一場熱鬧過去,就是繼續苦讀了。

三蘇的任命也終於下來了,明允堂哥考了人生中最後一次考試,這次是入職考試,秘書省校書郎。

考試通過,授霸州文安縣主簿,在京編撰禮書。

蘇軾,授河南府福昌縣主簿。

蘇轍,授河南府澠池縣主簿。

不過蘇軾蘇轍都沒去就任,所有人都知道他們要考明年八月的制科。

因此今年報制科的人就很少,因為制科取人是有限的,平均一科兩三個人,大小蘇參加,其余人得中的難度相當於一下增加了三倍,很多人直接名都懶得去報了。

韓相公都說了,沒咱們什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