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

等到彌封揭開,答案差點把趙禎雷翻在地——天才的是蘇軾!罵人的居然是蘇轍!老實的那份,才是蘇油!

趙禎暗自捶著胸口,制科報國的探花郎,天底下還有比這更實誠的孩子嗎?!老實卷子不是他的,還能是誰的?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蘇明潤早不是以前的眉山小猴子了,這回誤判了呀!

……

嘉佑六年制科一出,朝野震驚。

叔侄兄弟,三人同時得中!

一個妖孽年方十四,一個妖孽考了第三等!同於進士第一人!

蘇明潤,蘇子瞻,蘇子由!名揚四海!

蘇軾,立刻按狀元級別授予官職——大理評事,僉書鳳翔府判官。

蘇轍,試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

蘇油,之前的官職保留,差遣升級為三司胄案推官。

從待遇上來說,這又是一個狀元!甚至比狀元猶有過之,中央實務。

這是韓琦給蘇油的好處,解了自己的大難,感激雖然感激,可年紀實在是太小了。

這小子文字出色,丟到技術官員成堆的地方,去幫別人寫寫報告之類,難度不大,等三兩年後年紀稍大,再遷轉到外邊去補上履歷。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蘇油從大佬們試圖打壓的人,變成了這一科目前為止仕途進步最快的人。

可老韓的脊梁骨如今又硬了——程序沒有瑕疵,如果有誰不服,制科考試在那裏擺著的,只要能考上,朝廷絕不虧待!

歐陽修在《與焦殿丞千之》中這樣稱贊道:“蘇氏叔侄昆仲,連名並中,自前未有盛事!盛事!”

知制誥王安石也在制文中對蘇軾評價:“已能博考群書,而深言當世之務。才能之異,志力之強,亦足以觀。”

對蘇油評價是:“爾方尚少,然文字深澹,洵有方對。經務之能可觀,仁恕之量猶任。世臣之體,亦足稱焉。”

據說官家退朝後,美滋滋地對曹皇後說道:“今年失了一狀元,卻撈回來兩個狀元,還為子孫得到三個宰相!”

然而蘇轍還是被打壓了,王安石封還詔命,不與制詞。

理由是蘇轍言辭不謹,聖前失對。蘇轍幹脆辭官不赴,在宜秋門侍候蘇洵。

……

宜秋門,蘇家。

蘇洵端著酒杯:“這半年還真是雲山霧罩峰回路轉,現在總算是萬事大吉,九十三你不要擔心,朝廷不可能不用你的……王介甫,哼!”

蘇油勸道:“制科四等,朝廷不可能不安排,王介甫也就是攔得了一時。子由你也是,堂哥安排一和題一罵題一別題,你這罵也罵得太狠了些。”

蘇軾笑道:“管他怎樣,總是我叔侄三人輕取功名,來,我們喝一個!”

蘇油翻著白眼:“輕取功名那是你!天天跟狐朋狗友吃喝玩樂還能考那麽好!什麽時候赴任?”

蘇軾美得冒泡:“知道我頂頭上司是誰不?宋選!他弟弟宋迪和我們家表哥文同,是大宋畫壇雙璧。有了這層關系,這三年日子好過了。”

蘇油壞壞地笑了:“來,那就先祝子瞻在鳳翔混得如魚得水,仕途通達。”

過幾年還有個青神老鄉會來做你的上司,你這日子美不了多久滴!

……

按道理來說,從任命下達到赴任,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般是幾個月,可以供自己安排。

不過蘇油不願意落人口實,任命下來沒幾天,蘇油便去三司報道。

三司胄案,隸屬三司之一的鹽鐵司,負責的是河渠修理,軍器甲胄,管著汴京城幾個大作坊。

蘇油上頭還有判官,掌書記,下頭有巡管,衙推。

他的職務,就是掌書記手底下的一員秘書。

到了這裏,才知道自己的官有多小,離自己的頂頂頂頂頭上司三司副使趙抃趙老頭,中間隔著好多好多人。

這也是韓琦的深謀遠慮,這娃還是太小,實在是有些不放心,放趙老頭腰帶上別著心裏比較踏實。

來到胄案衙門,一路上的書辦差役恭敬非常,叫小蘇榜眼的也有,小蘇探花的也有,叫小蘇賢良的也有,就是沒一個叫小蘇推官的。

判官竟然是老熟人,高士林!

剛要行禮,高士林就迎了下來:“哎呀小蘇探花怎麽還這麽客氣,別折煞哥哥我了,來來來給大家介紹,這位就是今科小蘇探花,嘖嘖嘖我胄案衙門何德何能迎來這麽一尊大神。”

誰都知道蘇油只是在這裏過渡一下等長大,大家都笑盈盈地過來見禮。

蘇油一一謝過,然後說道:“既然大家都在,蘇油便有一個不情之請。”

高士林笑呵呵地道:“你說你說。”

蘇油說道:“科舉本來就是僥幸,既然入了制度,那我們就還是按制度來,什麽探花賢良,那都是翻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