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小油會做官

田守忠看著峽江中巨石一塊塊地消失,嚇得呆若木雞:“大巫畢竟是自己人,沒有對木葉蠻下死手,不然現在老子都成渣渣灰了……”

乞第愛惜地用一種叫油葫蘆的水禽油脂保養著自己的葉錘,表示很不屑:“隔空打人,不是好漢!”

工程事故是難以避免的,蘇油又要求進度,盡管一再改進操作規程,木葉蠻的勇士們,還是死傷了不少。

夔州人和周邊熟蠻,對木葉蠻狼狫兵的印象,也在一次次隆重的葬禮中改觀。

不要懷疑娃娃知州的愛民之心,娃娃知州哭著喊著求吳地渝州的商人們來投資,只要你們答應修築堤防,濱江路兩邊的地面就歸你們開發,這商業用地我給你們批,免費!

商人們表示這是不可能滴,木葉蠻剛剛清洗了一波,鬼知道有沒有下一波,我們再等等看。

為了早日吸引商人,拉動夔州內需,在政府資金吃緊的情況下,小知州只好咬著牙拿出了自己以後娶媳婦的聘禮,用高於市價的價格,購買了碼頭上方的大片用地,以身作則,建造石堤。

石堤是用四輪馬車拉來的石料,按照六十年一遇的標準設計,建好後遠遠高於江岸,成為一處可以盛覽江景的地段。

然後把江堤後面填平,與老城相接,在臨江憑虛處,修建起旅社,商號,餐館,茶樓……讓來往的客商們有了落腳之處。

街對面,則是文廟,學宮,校舍,倉庫,門店……

如今夔州的地產便宜得令人發指,碼頭周圍的商務地段,蘇油只用了一萬五千貫,就打造出一個新區。

嘉佑七年十二月,灩滪堆段江道,可通航寬度,擴充了三百米。

人鲊甕的那處石灣,成了歷史。

新灘還在慢慢啃骨頭,不過寬度也已經無需信號兵指揮上下了。

《三峽航運條例》制定了出來,水面船只靠右行駛,互不幹擾,這是航運新法,所有船只必須遵守。

蘇油還命人在江上設置航標船,標出危險地段,提醒船只在安全航道內行駛。

種種措施一項項展布,夔州成為水運集散碼頭的條件,終於成熟了。

永安宮船塢,大船正在加緊施工。

夔州型巨輪,載貨量高達千噸,這是長江中遊的巨無霸。

帆船操作條例,縱然在一次次的事故教訓中得到完善,但是面對如此大船,還是有些不夠使喚。

因此張散的工作,除了日常的夔州號建設外,條例,口令,術語,旗號……

蘇油要求,必須像眉山產品的產品說明書那般,一樣樣形成盡量詳細的記錄文字,供水手們學習。

如今的眉山水手,是最受年輕人們喜歡的工作,待遇豐厚,見多識廣,三江五湖都能去不說,四通商號還比照屯田軍人待遇,給水手們也掛了保險。

在炸藥的幫助下,在新年到來之際,新灘上方斷掉的陸路終於貫通,夔州軍民夷人,將這作為對大巫小太守的生日賀禮。

棧道寬度為標準五尺,被稱為“五尺道”。

之所以這麽快,還有一樣東西——預制水泥標準構件,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峽江上原來就有棧道孔,比照棧道孔的大小,用鋼筋和水泥石子澆鑄成水泥柱,比打石頭來得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道路還是木船甲板鋪設,走不了四輪馬車。

要想換成石板,蘇油覺得那應該是下一任知州的任務。

欄杆很矮,只有成人小腿的一半高,因為棧道還有一項重要的功能——拉纖。

有了棧道,就可以使用牲畜來拉纖了。

四通商號財大氣粗,史鐵公雞如今張口閉口就是蘇油曾經提過的口號——時間就是生命。

不過他覺得這話太過精煉,自作聰明地將之完善成為——時間就是金錢,金錢就是生命。

老人家覺得這樣才算完美闡述。

程文應一看,這話太過於銅臭了,給改了改,變成——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因此棧道一成,四通商號第一時間就是將三峽上行航運改為畜力。

於是纖夫們就失業了,好在仁慈的知州大人容納了他們,來來來,來永安宮碼頭,繼續你們的老本行。

永安宮碼頭,從豐水水位線上方的基地,到枯水期的江邊,一道長長的混凝土斜坡修建了起來。

斜坡上鋪設了數條二林部礦區所用的鐵軌。

基地上頭,是一個巨大的帶棘輪的機械裝置,和下方車廂上的滑輪一起,形成了一個動滑輪組。

車廂和輪子之間,有一個三角形鐵架,抵消了坡度,正好讓車廂底面保持水平。

小知州說這叫卷揚機。

大船上的東西運到車廂上,纖夫們喊著號子,從碼頭上拖著粗大的纖繩向下走。重達上十噸的貨物車廂,便被慢慢牽引著向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