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沖突

石薇,張麒,蘇小妹,蘇油,也在人叢之中看熱鬧。

遼國大使耶律仁先,是平定重元之亂的大功臣,如今頭頂金冠,金冠後檐又尖又長,如同一張鋪開的荷葉,身上穿著紫色窄袍,腰系金蹀躞。

副使馬世良則腰裹金帶,身上服裝一如漢服,站立在一邊。

一名宋人伴當將弩踏開,舞旋搭箭,交給耶律仁先。

耶律仁先端起弩來瞄準,宋人伴當在旁邊指點了兩句,耶律仁先調整了一下姿勢,然後扣動牙機,啪的一聲,弩矢飛了出去。

對面五十步外,有旗手躲在木頭掩體裏,這時出來,去箭垛上看了,然後從邊上旗子架上取下紅旗,搖動起來。

馬世良笑道:“大使箭法精熟,這是正中紅心啊。銀鞍非大使莫屬。”

箭靶有三個顏色,中心是紅心,然後外面是一個黃圈,再外面是一個白圈。此次射擊的獎品,有鬧裝、衣著、金銀器物,最昂貴的,是一套銀飾馬具。

耶律仁先笑道:“這東西,耗力而短程,扣發上弦,比雕弓慢了三倍不止。我們大遼每年射獵大典,連太後都能獵虎擒熊。所以這個嘛,農人玩玩倒是不錯。”

周圍看熱鬧的宋人都不覺有些喪氣。

石薇在人叢中扯了扯蘇油的袖子:“小油哥哥,那遼人說得有些道理,弩的確比弓慢。”

蘇油朗聲說道:“是,但是弓兵要練成,需要大量的訓練,兩三年才可以成為合格士兵。而弩手卻只需要區區四個月。因此這是綜合成本的問題。至於其余的劣勢,可以想辦法補足。”

“比如鶴脛弩,解決射程問題;比如三段射,解決上弦慢的問題。我大宋軍隊有人數優勢,但是沒有軍力優勢,原因很多,單兵素質較差算是一條。”

“但是反過來說,就是三國之中,我大宋的單兵素質,最有潛力可挖。用弩,是如今大宋的最好選擇,但不一定是大宋永遠的選擇。”

這話說得非常在理,周圍的宋人都覺得小郎君看問題非常全面,那遼人的詆毀全無道理,不由得都歡呼鼓掌起來。

耶律仁先身邊一個使節,頭戴金冠、身著緋窄袍、金蹀躞、吊敦背。不以為然道:“宋人慣會大言炎炎。這玩意兒不行就是不行,取我的弓來!”

從人遞上雕弓,那人唰唰唰連發三箭,箭箭中靶。

耶律仁先見有人自動跳了出來,微微一笑:“吳貴使的箭法,即便去參加契丹春獵大典,想來也是不差的。”

吳綜是西夏大使,聞言笑道:“西夏同契丹一樣,以遊獵立國,最重弓馬。弩嘛,這種場合玩玩,沙場之上,就派不上什麽用場了……”

就聽一個聲音說道:“是嗎?本使卻不這麽認為。”

兩人看去,卻是身穿儒衫,頭戴蓮花冠的高智升。

高智升對兩人鞠躬:“以弓馬立國可以,但是想靠弓馬治國,就有些那什麽了。說白了,國家沒有實力養活自己的國民,這本身就是當政的失策。”

說完對阿囤彌說道:“在藜將軍,我們也玩玩?”

阿囤彌笑道:“這個弩我可玩不慣。”

高智升說道:“那就玩我們西南的吧。”

很快,三把鶴脛弩擺在了桌上。

阿囤彌說道:“明潤,過來搭把手!”

高智升笑道:“明潤快過來,你姐姐要表演神箭了。”

蘇油上前,和高智升兩人各自站在了阿囤彌的兩邊。

高智升對耶律仁先和吳綜說道:“兩位大使說弩有缺陷,的確,弩善守而不善攻,這是它的缺陷。不過說它在沙場上沒用,卻又是偏頗了。”

阿囤彌早都被西夏人和契丹人的胡說八道氣壞了,說道:“少廢話!上弩!”

高智升哈哈一笑,將鶴脛弩上弦掛箭。

另一邊蘇油也開始如此操作。

阿囤彌一扣扳機,短矢幾乎以一條直線飛出,正中紅心。

周圍人群爆發出一聲好,接著就見阿囤彌將弩放下,拿起了桌上的第二八鶴脛弩。

三人形成配合,高智升和蘇油只負責上弦,阿囤彌負責發弩,三亭短矢“嗖”“嗖”“嗖”地飛出,很快打出了節奏。

這個速度,一點不亞於開弓,而且持續性比開弓強多了。

一盞茶的功夫,前方箭垛上密密麻麻紮滿了箭羽,阿囤彌是高手,愣是沒有一箭偏出紅心。

人群中爆發出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蘇小妹開始帶節奏,然後人群開始整齊數數:“……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好——”

鶴脛弩一個單位配矢十五支,三個單位四十五箭射完,時間過去不過數分鐘。

蘇油對圍觀人群高聲說道:“一般認為,弓強於弩,那是因為弓手長期練習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