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分析

所有人都有私心,蘇油也有。

本來還想繼續韜晦,沒想到突然來了這麽個事兒,這是西南勢力第一次有機會向朝廷伸手要棗吃。

風險不小,代價很大,但是機會難得,不把握住就太可惜了。

在場唯一一個還算幹凈的,可能就是坐在韓琦與富弼之間,拿閃亮的眼神打量蘇油的年輕人了。

大方向敲定,蘇油決定抽身:“陛下,諸公,蘇油被殿班押來,親朋都在人群中看得清楚,現在還不知怎麽擔心呢……要不諸公繼續議事,臣請告退?”

韓琦都氣笑了:“明潤你且慢。”

轉頭對趙曙拱手:“陛下,陜西屯田人選,你看派誰合適?”

富弼笑道:“解鈴還須系鈴人,陛下,臣薦明潤。”

司馬光也拱手:“蘇油於夔州,先培根本,後扶枝幹,刪剿叛逆,起豎仁孝。期年而大治,陛下,與其另任選才,未若即遣蘇明潤。”

蘇油傻了:“等……等下。真要什麽事情都解鈴還須系鈴人,那司馬大諫忙得過來嗎?這不合朝廷規矩啊……蘇學士說讓我先休假,之後去中樞述職,然後去流內銓等待差遣啊,怎麽說著說著就變成……”

韓琦大手一揮:“不用,我們走堂除的路子,明潤現在是直寶文閣,朝散郎吧?那就正好了,夔州詮考,上上是一定的。便升做朝奉大夫,屯田員外郎,直天章閣,再給個樞密副都承旨,方便管帶鄉勇,奏報軍事。”

趙曙問道:“明潤,如何?”

媽蛋皇帝首相樞密大諫聯合欺負少年人,我還能如何?

蘇油只好拱手道:“那……那如此臣有幾個要求。”

趙曙說道:“你講。”

蘇油說道:“其一,臣仍願直寶文閣。”

寶文閣是存放仁宗書墨的地方,直天章閣從品序上講比直寶文閣高那麽一絲絲,但是蘇油寧願繼續直寶文閣,意思大家都懂。

曹太後一直沒怎麽說話,這時突然開口:“依了他。”

趙曙也籲了口氣,點頭道:“還有嗎?”

蘇油這才整理好思緒:“還有就是,請允許臣在渭州開市,所得收入,用於打造州城,設立堡寨,興修水利,招納耕民。我保證,囤安控鶴兩軍,包括渭州屯田事務,不費朝廷一點糧秣。”

富弼趕緊說道:“明潤休得如此輕易,老夫忝為樞密,自當為此事盡力。”

蘇油躬身道:“樞密,此事還是不驚擾朝廷的好。囤安控鶴二軍,待遇與周邊正軍鄉勇實在太大,如果成為朝廷事務,諸軍定然會抱怨朝廷不公。此事就由西南一力當之為上。”

韓琦思索一陣,點頭道:“也是,明潤思慮周詳,這條也依你。”

蘇油說道:“還有,西南西北,這次乃是聯動,糧秣資財,前期必須依賴蜀中。臣請在渭州開設四通錢莊,許行蜀鈔,方便蜀中商戶糧戶周轉。”

韓琦說道:“這條也是正理,陜西軍用,一直行鹽引之法。如今兩軍由蜀中供應,自然要行蜀鈔,還有嗎?”

蘇油說道:“還有最後一條,那就是將士在千裏之外為國征戰,尤須無後顧之憂。”

“朝中知西南者,十中無一;知西南臣中,兼知夷事者,十中再無一;縱兩者皆知,然能得漢夷擁戴者,十中又再無一。”

“因此臣請朝廷擇派二林,江陽,瀘州,夔州主政時,盡量以熟知西南夷事,素有清幹之稱的人員充任。最好……”

韓琦問道:“最好如何?”

蘇油躬身道:“二林部範先生,江陽城唐淹,舉興儒學,已盡十年。”

“羈縻歸流,乃是大事,最好於四州增設夷務顧問,由二林江陽夷人士子充任;縣丞,縣尉之類下員,最好——就地提拔!”

韓琦有些猶豫:“這個……”

蘇油趕緊拱手:“這個只是建議,具體最後如何,全看官家和中樞的意思。”

“還有一點要重申一下,西北接下來幾年的既定目標,就是做好基本防守。”

“如今的大宋,是打不起大戰,輸不起小戰。保土和守民,是臣的職責。希望中樞不要朝令夕改。基本防守這個目標不能變。”

“還是那句話,保持政策的連續性。有朝廷的支持,臣,一定能做到最好。”

富弼說道:“明潤,前朝曹瑋,也是通曉春秋,沉勇有謀。十九歲知渭州,三都谷一戰,聞名四海。”

“聽聞龍昌期與你早行冠禮,就是要你莫以年少辭避責任。你要好自為之,官家與我們,都希望見到國家再出一位曹寶臣那樣的英才……”

蘇油拱手道:“曹武穆自是我的偶像,蘇油無武穆之智,但有武穆的忠勤。陛下,時間很緊了,微臣這就回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