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

“我們來看這圖紙,這其實也是一個炮仗,不過是鋼鐵或者銅的,炮仗的引信在這裏,點燃之後,膛內的火藥會發生爆炸。”

“由於炮管的約束,瞬間產生的大量氣體,只有通過推動彈丸,才能得以釋放,由於力量強大,彈丸會獲得極高的初速……”

洪江手扶下巴:“當年遼國名將蕭撻凜,在澶州城下被我軍用三弓床弩射殺,我們的三弓床弩,在城上發射,射程可以遠達千步,還有必要搞這個嗎?”

高士林也點頭:“嗯,明潤這個的確不太靠譜,相比之下,還是治平騎刀討喜。”

石通卻不敢不給師父面子:“呃,師父這想法……師父啊,我估摸一下這大突火槍的用法啊——立起炮身,填藥,放下炮身,填彈丸,懟實,插引信,瞄準,點火……師父,這玩意兒用青銅鍛造淘鏜,管筒厚達一寸,得多重啊?”

蘇油不服氣:“這要不是你們造的熟鐵不夠多,用鍛熟鐵就輕得多!”

高士林擺著手:“可得了吧,就算小一號,那也得兩百來斤!哥哥有了兩百斤熟鐵,立馬就能產出五百斤好鋼,這就是近兩百柄騎刀,三百把鶴脛弩!明潤,你都精成猴的人了,這筆賬還算不過來?”

蘇油喊道:“你們!老子要是在二林部,稀罕來找你們!幾百斤鐵都舍不出來?!”

洪江趕緊當和事佬:“呃,明潤啊,這熟鐵是真不好糟踐,要不這樣,我做主,給你五百斤鉛!”

“你再等等,等我們的大爐起來,一日能出鋼萬斤的時候,幾百斤熟鐵,玩兒一樣!”

蘇油都氣瘋了,站起來轉身就走,走了幾步又轉回來抓起圖紙:“一千斤!沒有熟鐵炮,老子鉛也要了!”

洪江趕緊拱手:“沒問題!明潤今後要再有治平騎刀,鑄鋼破甲錐那樣的東西,盡管拿出來,我們多多益善!”

高士林也連連點頭:“明潤的東西,大多數時候還是靠譜的,不過這次嘛……要不,你給大家做頓飯消消氣?”

蘇油暴跳如雷:“老子還沒賤到這份上……”

商州的事情不順利,大宋對冶金技術最了解的三個人都不支持蘇油,可見他的建議的確太超前了。

回到渭州,榷場的稅收入庫,整整六萬貫的收益,蘇油總算放下心來。

二林部的紅衣和尚們已經出發去蕃部走親戚去了,既然是親戚就別吝嗇,蘇油讓他們給蕃部的紅衣和尚們帶去了奶酪,茶葉,還有裝飾有雪巴珠的琉璃珠串,以及精美的佛經。

別的都好說,這佛經可是費了蘇油老鼻子勁。

因為大宋對西夏和遼國是禁書的,甚至高麗因為從大宋取書後,高價賣給大遼,也一起被禁了。

不過蘇油認為佛經這種給世界帶來和平的東西,蕃部中不妨多一點,於是通過二林部從大理搞了一批過來。

這是正兒八經的轉口貿易,雅州榷場的火印明確標示著這東西是大理佛國來的,跟大宋一毛錢關系沒有,小蘇太守可不會在這些事情上落人把柄。

唃廝啰,一代雄才。

大唐末年,那個曾經與大唐對峙、稱雄青藏高原兩百多年的吐蕃王朝,在一系列的內憂外患中迅速衰落坍塌。

王室遭到殺戮,族種分散,不相統一。

北宋初年,一支吐蕃王室,亞隴覺阿王系的後裔,為躲避宗室戰爭和軍閥割據,流落到後世的吐魯番地區。

宋太宗至道三年,一個吐蕃孩子在吐魯番誕生了,他就是唃廝啰,意為“佛之子”。

十二歲的時候,一個叫何郎業賢的吐蕃人,將唃廝啰從西域接回河州。

當時西藏本土早就四分五裂,河隴一帶,“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復統一”。

西夏強盛後,南侵大宋,西略回鶻,河隴吐蕃的生存空間一步步受到擠壓。

宋真宗景德元年,李繼遷的兒子李德明用計擒殺西涼吐蕃六谷部的領袖潘羅支。

河隴吐蕃各部失去了統一的領袖,成為一盤散沙,大有被西夏軍隊吞食的危險,形勢十分緊迫。

少年唃廝啰名義上雖然是至高無上的贊普吐蕃之王,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傀儡。

當時的河湟,其實是由豪族軍閥大僧侶李立遵統治,唃廝啰困居廓州,寄人籬下而已。

稍微長大後,因與李立遵失和,唃廝啰只好率眾走邈川,為當地吐蕃將領溫逋奇所擁戴。

在這樣的內憂外患中,唃廝啰逆勢崛起。

吐蕃重貴種。唃廝啰以溫逋奇為論逋,即宰相,很快便擁兵六七萬。

宋天聖十年,溫逋奇發動宮廷政變,意圖廢唃廝啰自立,卻被唃廝啰反手平息。

為擴展勢力,唃廝啰舉族徙青唐,就是後世西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