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物盡其用

兩相對照,數學的自學就成為了可能,由淺入深,還非常有趣。

古人的數學著述,多為題目和答案,而解法因為實在是難以用文字表達出來,於是多為口授,書中常常直接省略了。

如今有了一種簡單易學的方法,在題目和答案中間架起了一道橋梁,給他們完美的展現了出來,讓他們能夠沿著橋梁,從一端輕松地走到另一端。

對於喜歡研究前人微言大義的宋代讀書人來說,這無疑是推開了一扇大門——只要不是冥頑不化之輩,只要足夠聰明,稍加研究都會知道,這是不同於詩詞歌賦的另一種美。

自然之美,天道之美。

這樣的學問掌握在一名女性手中,士大夫們其實有些難堪。

幸好士大夫中也有一位蘇明潤鎮場,而且這名女性年紀還小,所以也就不討厭了。

……

她似乎看透了一切,因而也就看淡了一切。

她有著最細致縝密的心思,但是在最復雜的宮廷裏,卻沒有用在勾心鬥角之上。

她最復雜,卻也最簡單,似乎無欲也無求,只有知識能夠吸引她的目光。

她很冷靜,似乎沒有情緒,只喜歡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

她好像不諳世事,又好像最諳世事。

在全大宋最具權力的地方,她無求不諂;在全大宋最多權貴的地方,她無欲則剛。

在這波瀾詭譎的宮廷中,她漸漸走成了一個傳奇。

蘇小妹回到慈壽宮的時候,皇後高滔滔正雙手撐著絨線圈,方便太後纏毛線團子。

太後說道:“是不是該給官家再添幾個侍奉之人?”

高滔滔一口拒絕:“那不能。”

太後說道:“可他畢竟是官家呀……”

高滔滔說道:“娘娘,當年我嫁的就是十三節度,可不知道什麽官家。”

太後嘆了口氣:“哥兒倒是壯實,比他爹強……小妹回來了?怎麽這書看起來就沒個完?仔細別傷了眼睛。”

蘇小妹給太後和皇後施禮:“見過娘娘,皇後,蘇容回來了。傷不了眼睛,哥哥傳過我一套護眼按摩之法,是北極院張道長傳給他的。”

高滔滔對蘇小妹也很重視,她現在看明白了,慈善,也是一種權力,一種後宮可以掌握的權力。

朝堂之上,大臣們能夠唾沫橫飛將官家噴得體無完膚,可他們敢噴一句太後試試?

一個慈祥,仁愛,喜歡孩子,同情弱者,理解老人想法的老奶奶,平日裏在大宋都是備受尊重,再加上太後的身份……

上月有禦史建議將慈善經費收歸計司管理,不知道怎麽傳出去就成了禦史欺負老太太。

士大夫中名聲還沒開始壞,汴梁城裏就先出事兒了。

平日裏租馬給他的騾馬行,送菜的商販,做飯掃地的仆人婆子,全都跟那倒黴禦史劃清界限。

太後這樣的老人家你都要欺負?滿汴京城上了六十歲的老人,十歲以下的娃娃,雖沒有受過慈善的恩惠?對不起,伺候不了您了,不然家中老爺子要給我上杵棍!

連收糞尿的農人都繞著那宅子走,農人可是受太後照顧的另一大群體,一個農諺插畫套印日歷——草紙印的賊便宜——農人管它叫黃歷;一個大菘菜和高產蘿蔔種子的推廣,這是多大的恩德?

這下禦史每天還得親自倒馬桶,三天都堅持不了,便哭著喊著要求外放了。

高皇後就說道:“常州那事情真叫人揪心,天上掉下一星辰,從東南到西南,如今看來是應在了端州防禦使的身上,上個月趙滋沒了。”

太後說道:“我看要應在西事上……”

看了小妹一眼,又趕緊拉著她解釋:“是說要有戰事,不是說你哥哥有事。”

蘇小妹笑道:“司天監和玉局觀不是調查明白了嗎?那就是一塊天鐵。哥哥說這東西印度一個地方多的是,因為鐵質精純,打造出來的兵刃非常鋒利堅韌,被稱作烏茲鋼。”

“不過如今也敵不過高太守的商州鋼了。娘娘,皇後,你們不用擔心,也難說不是祥瑞呢。”

太後就對皇後笑道:“這孩子,前兩天我說嶽州送來的金魚是祥瑞,她卻說算不上,轉身就給我找來好幾種,樣樣都比嶽州的好看,原來卻是她自己從小養的,不停汰換,最後得到了好些稀奇古怪的品種。”

皇後說道:“我那裏也得了一缸,用的玻璃缸子,還未謝過娘娘呢。”

太後說道:“我是想起了你小時候也喜歡看魚……”

說到這裏,兩人都不免有些尷尬,因為皇帝登基,還政等一系列事情,小時候的那種感情,已經疏遠了很多。

天家無親情,可如今太後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讓高滔滔也不免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