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

王二跟著老張擡著梯子懵懵懂懂的狂奔後撤,西夏軍士在他們身後追擊。

剛跑到一處光亮開闊處,就聽得身後幾聲慘叫,王二一扭頭,就見身後竟然有一處巨大的藏兵槽,一隊藤甲戰士左手持藤盾,右手工兵鏟狂舞,轉眼將追擊的西夏人砍翻在地。

腳步聲響起,更多西夏人和更多的藤甲步兵在通道口聚集起來,頓時血肉橫飛,場面慘烈。

藤甲輕便非常,經過多次油浸,對付箭矢或有不逮,但是對付刀劍,特有的堅韌和彈性卻非常得力。

因為諸葛大丞相火燒藤甲兵的故事太過於印象深刻,蘇油命眉山生產者們在其表面塗上玻璃水,還做了噴砂處理。

但是乞第龍山的藤甲步兵防護再厲害,在西夏人以命搏命的瘋狂下也有了損失,局面開始有些不利。

王二一把拽住梯子:“張叔!別跑了!”

老張頭也不回:“撤!撤回寨子裏同他們幹!”

王二不挪步:“叔,你看一眼後邊啊!”

老張扭頭罵道:“你這娃……我去!

王二將梯子往通道邊一靠:“叔!上梯子,我給你上弦,射死那幫狗日的!”

老張以最快的速度將自己的弩拉開,人還沒蹬上梯子站穩,弩矢就發射了出去。

一名宋軍甲士正被兩個西夏人撲倒在地,一名西夏人扔掉手中的戰刀,抽出腰裏的匕首就要向戰士的脖子紮去。

然後就聽噗的一聲,一支短矢插入西夏人的右眼,直沒到箭羽。

重甲戰士將身一翻,操起工兵鏟將另一西夏人砍翻,喊了一聲:“謝了兄弟!”又向正和同伴纏鬥的同袍那邊撲去。

老張呸了一聲:“你該叫叔!”

接過王二遞上來的鶴脛弩,又是一發射了出去。

王二在老張身邊喊道:“叔,我們人少,弩箭要救急,別見人就射!”

老張端著弩瞄準前方,嘴裏喊道:“就你狗日的機靈,知道了!”

話沒說完,卻又是一箭射了出去。

王二朝左右高喊:“控鶴軍!還擊啊!”

這下子提醒了老張:“大家跟我喊!控鶴軍,還擊!幫夷人兄弟扛住!”

藤甲步兵也跟著喊起來:“控鶴軍,還擊!”

控鶴軍,還擊!

無數撤退中的控鶴軍聽到呼叫,也停下了腳步。

阿囤烈的習慣是永遠與控鶴軍一起行動,控鶴囤安二軍,那真是十多年戰鬥下來的交情,兩軍中不少軍士都是連襟,妻舅的關系。

血濃於水,越來越多的控鶴軍停下腳步,有樣學樣,開始在囤安甲步身後重新組織反擊。

有了弩矢壓制,通道很快得到控制,西夏人堆積起來的屍體幾乎堵住了出口。

不過西夏人也不傻,殺入戰壕的軍士只見下去,不見出來,誰都能判斷出戰壕內的戰事不利。

好在他們有潑喜軍。

西夏是雙峰駱駝的重要產地,而潑喜軍正是一支駱駝背上的勁旅。

他們的騎射裝備,是裝載在駱駝背上的小型拋石機——旋風炮。

兩軍陣前,高大敦實的雙峰駝背立著一架架扭力拋石機,把鞍袋裏拳頭大小的石頭不斷的射擊出去,飛臨的彈雨,曾是宋軍害怕到骨子裏的噩夢。

“縱石如拳”,就是宋史對他們的注解。

不過如今他們的旋風炮完全派不上用場,因為敵人都在戰壕裏,只能聽見喊殺,卻看不到目標。

然而,他們同時還是一支工程師部隊,隨軍裝備裏還有大量的木料,可以組裝成笨重巨大的投石機,發射巨大的石頭籠子,摧毀敵方城頭的防守設施。

很快這些木材便派上了用場,在壕溝上搭建起一道道臨時木橋。

木橋架好,更多夏軍能夠從從地面越過壕溝,戰壕頓時失去優勢。

這戰就沒法繼續了,老張他們掩護著藤甲戰士,最終全部撤回寨中。

寨門打開,又是一大群舉著巨大滕盾的軍士沖了出來,擋住夏人的矢石,將部隊接應回去。

寨門上的千斤閘轟隆隆落下,城上的箭雨結束了西夏人的進攻。

此戰整整進行了一天,從黎明戰至黃昏,西夏人成功占領了囤安寨外圍所有壕溝,將蘇油徹底困死在了寨內。

不過損失也是巨大的,精銳的步跋子損失三成,其余軍隊損失近五千。

這一戰損失的都是西夏精銳,最後一道戰壕,離囤安寨尚有百步,正好是鶴脛弩的打擊範圍。

諒祚對作戰成果還算滿意,可對於囤安寨缺水的判斷,終於產生了動搖。

要不是梁屹多埋靈機一動反應及時,臨時征用了因壕溝注定無法使用的巨型投石機,搭建成跨越壕溝的橋梁,戰局最終會演變成什麽樣子,還很難說。

如此頑強的抵抗,哪裏有一點因缺水而帶來的焦躁不安?分明是比西夏軍隊還要兇暴強橫鬥志頑強的生命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