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眾人

“元貞!小石頭!小七哥!小鼠!哎喲這位是……”

蘇油介紹:“這位是種誼,算我半個學生,這次跟著來體驗一下蜀中山水。”

眉山什麽都不缺,眾人圖省事什麽都沒帶,就這麽說笑著來到可龍裏村子。

種誼一看門口的大池塘和池塘後青瓦白墻的祠堂:“老師你家好漂亮!”

蘇油說道:“那是祠堂,邊上的才是我家。”

祠堂前敞壩上全是鄉親,一見來人了都用了過來。

蘇油趕緊上前一一見禮。

來到祠堂,八公還是那身老打扮:“回來了?先給祖宗上香吧。”

蘇油取過三炷香,恭恭敬敬地插在銀光斑斕的銅爐裏,跪下叩了三個頭,轉身又扶八公坐下,也給他叩了一個,這才扶著他的膝頭:“八公,小油回來了。”

八公摸著他的頭頂:“你呀,光知道逞能,起來起來,要不是薇兒啊,你這回我看玄!”

這心是偏得沒邊了,逞能的是她好不好!

站起身來,蘇油看了一下祠堂:“嗐,怎麽那根黃荊棍兒還供在那裏?”

五嫂高聲道:“八公留著給你打娃子的!”

眾人都是哄堂大笑,蘇油怕薇兒面薄,趕緊打岔問道:“好些人我都沒見過,誰是小鼠新婦啊?”

六嫂牽過一個相貌溫柔的女子:“這是我家的。”語氣中充滿了驕傲。

那女子微微一禮:“見過幺叔。薇兒嬸嬸的喜服,我都準備好了,幺叔你就放心吧。”

眾人又是笑開了,八公說道:“夠了夠了,薇兒還在這裏呢,走吧,都去那邊,你那幫兄弟姐妹都家裏等著呢,老二老四不說了,老三趕回來可不容易,唉,就丟小妹一個在京城裏。”

張散如今是開海船的人,南邊到過番禺,北邊到過京東東路的文登。

夔州號海試成功,蘇油立刻和當年在汴京租屋裏吃過他飯的錢勰搭上了線。

錢家是吳越國國王錢俶的後人,文化世家,父子兄弟制策登科的,滿大宋獨一份,和蘇家的叔侄三人制科同中,並駕齊驅。

當年錢家的錢易才華橫溢到何等地步?《宋史》中說他“才學瞻敏過人,數千百言,援筆立就”。

十七歲時參加進士考試,不到中午就寫成了洋洋灑灑的三篇文章。出眾的表現,引起了一些官員的嫉妒,他們說錢易輕率、不穩重,故意不予錄取。

第二次再考,因為文章中帶著諷刺意味,被從狀元降等到探花。

降……降等到……探……探花……

到了錢勰這輩兒,文風依舊不弱,和大蘇惺惺相惜,既是同年又是好友,與蘇油關系也不錯。

這娃也是妙人,如今正在如臯做縣令。

正好天旱蝗發。剛開始隔壁泰興縣縣令跟太守打包票:“俺們縣界無蝗。”

結果蝗蟲大起,郡守詰之。泰興縣令辭窮,就找地方甩鍋,說蝗蟲是錢穆父的如臯縣飛過來的。

太守便發檄,質問錢勰你們如臯縣怎麽回事兒?趕緊捕蝗,不得侵擾鄰境。

錢勰得檄,也不申辯,只在後邊批了幾句:“蝗蟲本是天災,即非縣令不才。既自敝邑飛去,卻請貴縣押來。”

然後將公文正兒八經地轉給了如臯縣,這事情大宋朝野上下引為笑談。

有了這關系,如今張散正在兩浙路監工,以夔州號為藍本,和錢家一起打造巨型縱帆海船,下一步目標就是高麗和日本。

來到自家院子,一群人齊齊歡呼道:“小少爺回來了!”

當年的孤童們,如今已經是四通商號各項產業中的骨幹。

孤童中男多女少,女生一個不外落,跟娟兒一樣,全都嫁給了同甘共苦的夥伴。

不少人都有已經有了孩子,娟兒手裏就抱著一個,和李拴住一起上來跟蘇油拜見。

蘇油將孩子接過來:“這小子!跟拴住哥一般的壯實!”

娟兒眼中含淚:“小少爺……好幾年沒見著你了,想得不行。”

蘇油一邊搖著小小拴住,一邊扯開脖領:“娟兒姐姐給做的,我一直穿著呢。”

李拴住添了胡須,更加的穩重:“少爺就是個重情的,我們都想你。”

蘇油也眼睛發酸:“我也想你們啊。”

說完想起一件事情:“對了,爺爺今年不回來了,他在龍首村種地種得上癮,二月又在鎮戎軍周邊開了八千頃。”

“朝廷因他屯墾之功,贈了個散官,如今是正六品屯田員外郎了,讓我回來罵你們,哈哈哈哈……”

李拴住有些無語:“爺爺這真是……小少爺,要不等小栓大些,我便和娟兒去那邊照顧他老人家吧,那邊也有鹽井?”

蘇油說道:“那邊是鹽池,你去純屬大材小用,老爺子這是餓久了,等他狠狠過完癮,還是叫他回來吧,商號另外派人去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