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

趙頊大怒,將吳奎的答子交給王陶,王陶立刻彈劾吳奎附宰相、欺天下六罪。

風向漸漸不對,台諫開始報團取暖。

大佬們的手段太厲害了,吳申奏乞留王陶依舊供職,並劾吳奎有無君之心,數其五罪。

趙頊同時給知制誥邵亢發手詔,意圖繞過中書,讓邵亢直接擬詔。

光有台諫吆喝沒用,吳奎走了位置得有人頂上啊!於是趙頊又去做張方平的工作:“吳奎罷,當以卿代。”

張方平怎麽會隨小皇帝的性子亂來,辭謝之後,反過來做趙頊的工作:“韓琦在告了這麽久,要是吳奎被免,必不復起。韓公勛在王室,願陛下復吳奎位,手詔諭韓琦,以全始終之分。”

言下之意,三朝元老,擁立二帝,因為不按時考勤的小過而被彈劾去職,恐怕天下臣民,都會說官家你涼薄吧?

司馬光上書,給原台諫班子上眼藥:“吳奎名望素重,今為王陶罷吳奎,恐大臣皆不自安,紛紛引去,於四方觀聽非宜。”

接著曾公亮入對,亦請留吳奎。

老鐵杆韓維終於發話:“宰相真是跋扈的話,王法所當誅。這是非常嚴重的罪名。”

“如果王陶的彈劾是真的,那宰相安得無罪?!如果王陶的彈劾是假的,罷職都是輕的!”

“如今陛下還要讓他做翰林學士,擺明是升遷啊……事情拖了這麽久都搞不定,臣請陛下廷對群臣,使是非兩判。”

嚴格說來,這些都是趙頊陣營裏的人,王陶如今急於出頭表現過火,同夥都在等著看他的笑話。

這也是告訴趙頊,台諫沖得太急,玩得太過,屬於野路子,現在搞了大烏龍,除了舍車保帥,沒有它法。

趙頊終於徹底投降了,真要是廷對,鬼都知道誰贏。

於是召吳奎對於延和殿,慰勞,使復位,開著玩笑給自己找台階:“成王也肯定有疑心周公的時候呀呵呵呵……”

吳奎復位,知制誥邵亢傻眼了,因為他都將貶吳奎的詔書起草好了,裏邊有“禦史中丞職在彈劾。陰陽不和,咎由執政。吳奎所言顛倒,失大臣體。”的句子。

趙頊只好再次手劄諭示邵亢,讓他別鬧:“此無它,欲起坐臥者耳!”

意思是我也不喜歡老吳,但是沒辦法啊老邵,只有這樣,才能讓那躺著的老頭趕緊站起來呢……“蓋指琦也”。

很快趙頊上台後第一次台諫宰執之爭,以王陶被貶知陳州為結果,算是亂糟糟地告一段落。

……

蘇油如今其實也在朝中有些影響,師長,朋友都不在少數。

就連司馬光,都覺得他是可以拯救一下的。

所以台諫風聲一動,無數信件便從汴京飛向嶲州。

但是所有信件,其實都沒有四通商號忘雨閣來得快。

蘇油卻天天老神在在,忘我地研究怎麽給銅柱鏜孔,對朝中的風風雨雨毫不關心。

心裏穩得很,大宋如今最好的年成,一年也不過盈余七百來萬貫,如果一旦用兵或者遭災,國喪,那就鐵定赤字。

一邊是經濟危機,一邊是價值一百多萬貫的硬通貨儲備,禦史們盡可以拿他作伐引攻宰執,但是難以影響他分毫。

大宋的銅器,理論上是朝廷專榷,而且只能官員購買。

然而從後世穿越而來的蘇油,當然會制定出一套完美的規避政策。

雖然六成銅料作為嶲州轉運司的儲備和與其余各路轉運司貨品的交換物資,但是別忘了,高楊兩家那裏還有四成呢!

於是蘇油光榮地做起了下遊產商,掮客,代理商,市舶司長官。

高楊兩家很快發現,將銅料交給蘇油打理,收入比自己處理豐厚得多!

被宋人控制地區包圍的建昌府,成了黃白銅深加工基地!

一件件精美的黃白銅制品加工出來,就成為了貼著大理標簽的舶來品,蘇油扣除一部分作為關稅,轉手就送往夔州,賣給富裕的江南東路,淮南西路,兩浙路,福建路。

至於別人拿到手賣去汴京遼國朝鮮日本交趾掙了多少錢,那是別人的本事,四通商號的理念永遠是只掙自己合理的那一份,給別人留下足夠的利潤空間。

最關鍵的是四通商號本身也參與到了這樣的交易中去,巨型縱帆船已經建造好,張散和錢家的海貿之旅,最重要的貨品就是大理黃白銅!

大宋禁止銅鐵出境,可問題是——大宋那份倉庫裏放著呢,這些是大理銅,大理銅,大理銅!

蘇油振振有辭——俺這屬於扶貧項目,為了讓大理兄弟沐浴皇宋的恩德,順便掙點過境運輸費和交易介紹費!

這個順便掙得實在是有點可怕,所以現在蘇油手裏有足夠的銅鐵供他瞎造!

嶲州盛產木棉,是最優質的硝化棉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