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掛綾查賬

張麒待馬車啟動,這才說道:“少爺,和蚨祥的劉掌櫃和益濟昌余大郎,昨日在一起密會,參與的還有南通巷幾家大戶。”

蘇油問道:“知道他們密會的內容嗎?”

張麒說道“不真切,據迎仙館的綠箬小娘子說,兩人說了四通商號很多壞話,說到激烈處,還有齊心協力,共禦外辱之類的話。”

蘇油問道:“忘雨閣的情報呢?等等,綠箬又是你惹的什麽孽債?”

張麒撞天叫屈:“沒有啊,是綠箬小娘子喜歡招惹我,昨日還拿情報要挾,要我陪她看了一天的花草……”

蘇油更生氣了:“我就沒有看出來,你這女孩緣怎麽跟我的老頭緣一樣好?”

張麒一腦門子黑線:“說情報說情報……”

蘇油這才將思路轉回來:“汴京如今可有什麽傳言?鈔引價格波動如何?”

張麒說道:“南通巷幾家鈔行,是我們的老對手了,其日出入流水,資金規模,早都在掌握之中,有程史二公和小妹坐鎮,玩花樣我們是不怕的。”

蘇油摸著下巴:“人家可沒有把我們當作過對手……其實最怕的是不講道理,輸了有去找大人哭鬧,讓大人來打我們板子……所以這個輕重程度,不太好掌握啊……”

接下來蘇油只出門了一趟,那是與蘇頌送行。

蘇頌成了赴遼朝使節,要去給遼國太後賀壽。

蘇油包了城北李駙馬花園,請蘇頌臨行前再此留駐宴飲。

蘇頌使者隊伍裏邊,還有幾名道士和和尚,打的是文化交流的旗號,這是要去遼朝首都做大法事的。

他們攜帶的東西嘛,和尚是大藏經一套,道士們則是新整理的道藏一套,作為進獻給遼朝君主太後的禮物。

既然要做大法事,當然稀奇古怪的零碎就很多,比如和尚們的法器,缽盂,禪杖……比如道士們的羅盤,符箓,劍印……呃,還有經緯儀。

規矩也多,聽說還要一路測量氣運,周星,還要在遼朝中京附近與當地宗教人士一起測量探討,為皇帝勘探好龍脈,選出山陵吉地。

蘇頌自己就是科學家,對龍脈一事半信半疑,不過被蘇油勸說了一番——難得人家遼國主動邀請我們去搞情報,何樂而不為呢?族兄你一定將細作隊伍帶好,回來就是大功。

蘇頌對自己毫不擔心,如今兩國是兄弟之邦,雖然邊境上有些小摩擦,那都是地方官員武將不安分,大體上兩國高層還是願意和平的。

反倒是對汴京最近的風向有些擔憂:“明潤,鹽引銅引改銀鈔,還有計司清查積欠,都是大政,得提防小人上下其手,侵吞國帑啊……”

蘇油笑道:“兄長放心,敢在唐鐵頭眼下侵吞國帑的人,相信不會太多的,有四通財務精英們駐場,如今要瞞過唐公的眼皮子,可也有相當的難度。”

說完端起酒來:“這一來一回,就要四個多月,等兄長回來的時候,汴京城中,或許已是另一番景象了。”

蘇頌笑道:“草長鶯飛,生意盎然。希望待我回來,能見到碩果累累,別花團錦簇不結果才好。”

……

三司档庫,胥吏們將窗戶打開,一陣積年的灰塵,被氣流鼓動,從窗中飛舞出來,在陽光下狂舞。

唐介揮了揮手,似乎想揮走煙塵,同時也想揮走心頭的不快。

待到灰塵少了些,唐介這才轉身,對身前林立的隊伍說道:“計司之弊,無過於積欠!積欠之弊,無過於虛冊!”

“這是一塊又老又硬的牛皮,歷任計相,無人敢動分毫!”

“官家為了大宋財政,憂心如沸,為人臣者,還敢嬉笑悠遊?那是不當人子。”

“今日我唐子方,便要拼了老命,啃一啃這塊老牛皮!”

“老夫諫官出身,枉負橫名半世,天下以為直臣。可說起治政,連蘇明潤這後起少年都不如。”

“有人說,計司老賬,是刀山火海,是陷阱泥坑,老夫相信是真話。”

“可是,刀山火海不動它,刀山火海,就永遠架在大宋的根基之上!陷阱泥坑不動它,現在只是陷人,他日便當覆國!”

“所以今天,我們來了!”

“老夫被臥已經規制到了門房,那裏就是老夫今後的辦公場所,這幾屋子老賬一天不清理出眉目,老夫一天不出這個院子!”

“列位或者出自國府明算科,來自各監各司;或者來自民間商號,長期幫東家料理賬務;都是一時俊傑快手。”

“老夫不懂財務,因此要你們兩人一組,相互監督,將賬務料理清楚明白。”

“老夫能做的,就是給你們足夠的空間,讓你們可以放手施為!”

“還是那句話,不管多大的積欠虧空,一查到底!不管涉及到哪些宗室重臣,一查到底!不管往前追溯多少年,只要賬簿還在這档房內,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