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河害

蘇油趕緊擺手:“言重了。要不請令郎進來,讓薇兒與他看看傷勢?十四五歲的少年郎,正是好強倔強的時候,跪在外邊進出人看到了,他面子怕是下不來。”

孫薛氏說道:“且讓他跪著。探花郎,縣君,未亡人有個不情之請……”

蘇油說道:“郡君但說無妨。”

孫薛氏說道:“我家小子經過這次事後,性子有些變了,只在屋內發呆,以往那些狐朋狗黨來喚,也只作沒聽見。”

“聽聞朝庭正收錄烈士子弟入禁軍,我就想著與其讓他在外闖禍,不如子承父業,吃他爹那碗飯。”

蘇油說道:“郡君可要想好,入了軍中,以後也會上戰場,刀劍無眼,那真是拿命在搏前程。”

孫薛氏說道:“我們本就是窮苦出身,是他爹一刀一槍一條命,換來的現在家中這份誥命。他下面尚有一幼弟,五位從弟,說句不怕丟人的話,朝廷的撫恤,拉扯麽多半大小子……”

石薇有些聽不下去了,眼巴巴地看著蘇油。

蘇油嘆氣:“令郎如今手上有傷,直接投軍那別人也不回收的,我看要不這樣,如今我也是朝中三品,出入少個陪伴,不如就收令郎在身邊,一是養傷,二是等候機會。跟在我身邊,也有朝廷一份俸祿的。”

“政事堂今日已經決定,讓我與司馬學士按察河務,明後日便即要啟程,要是郡君沒有意見,那就讓令郎趕緊回去準備,我們隨時出發。”

孫薛氏站起身來,又是一拜:“多謝探花郎,多謝縣君。”

蘇油連忙還禮:“不當此禮,都是看在節度留後的面上。”

孫薛氏說道:“那這便喚他進來,拜見探花郎。”

不一會兒,小子進來了,捧著手低著頭,一聲不吭。

孫薛氏罵道:“你這混賬,還不趕快拜見探花和縣君,從今後就老老實實跟在探花身邊,做個親隨。”

蘇油說道:“親隨說不上,算是同伴吧,看樣子你也十四五了,可有表字了?”

孫薛氏說道:“小兒今年十四,叫孫能,表字幹臣。”

蘇油點頭:“名字取得好,知道周處的故事嗎?”

小子擡頭,一臉的懵逼。

蘇油說道:“周處乃西晉大臣,東吳鄱陽太守周魴之子。”

“少時兇強俠氣,橫行郡中,膂力過人,好縱馬,踐踏田稼,為鄉裏所患。”

“他家鄉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哀邅跡虎,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以周處尤劇。”

“於是有人遊說周處殺虎斬蛟,其實是希望三橫唯馀其一。”

“周處先殺猛虎,再擊蛟龍。蛟或浮或沒,行數十裏,處與之俱。”

“經三日三夜,鄉裏皆謂已死,更相慶賀。”

“而周處卻到底沒死,竟殺蛟而出。聽見裏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於是他去了吳地,尋找當時的兩位賢士陸機和陸雲,不過哥哥陸機不在,只見到了弟弟陸雲。”

“周處具以情告,說道:‘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擔心終無所成。’”

“陸雲回答:‘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憂令名不彰!’”

“周處於是改勵,終為忠臣孝子,功業勝過父親。”

孫能剛要說話,蘇油卻舉手制止:“故事很打動人是吧?所以容易令人一時激動,熱血上頭。”

“你父親血戰疆場,為國盡忠,將他的才能,用到了應該用到的地方。滿朝文武,盡皆欽佩敬仰。”

“我不要你現在回答,回答了我也不聽不信。”

“你回去冷靜冷靜,然後自己好好思索一天——你,將來想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為了成為那樣的人,從現在起,準備為之做出那些努力?”

“想通了,想好了,心裏沒有任何疙瘩了,再來將答案告訴我。我看在你父親的面子上,不管你想要做什麽,都會盡力幫你。”

“現在讓縣君給你檢查傷勢,包紮完後,便隨你母親回去吧。”

當晚,蘇頌和陳昭明蘇小妹一起前來拜訪。

進門蘇頌就是一通埋怨:“明潤你怎麽能出這個頭?我調閱了近年來的河工記錄,黃河如今差不多兩年多便要來一次潰壩決口,這麽燙手的差事怎麽能主動請纓?”

蘇明潤躬身施禮,然後很冷靜地問蘇頌:“族兄,那你說,除我之外,朝中還有更適合考察河務的人選嗎?”

蘇頌嘆了口氣:“就知道你會那這個來堵我的嘴,也罷,為國不惜此身,我蘇家也出了範文正那樣的人物,族兄也為你驕傲。”

說是驕傲,語氣和神情,半分驕傲的意思都沒有。

幾人進室內坐下,蘇頌才說道:“明潤對黃河變遷熟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