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 我軍器監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蘇油問道:“對了,蘇元貞殿試名次如何?”

呂惠卿是主考官,之前試舉時蘇元貞在他那裏拿了個第六,不過這成績不能帶入決賽,就是不知道殿試成績如何。

就聽呂惠卿長嘆了一聲。

蘇油的心頓時揪緊了。

然後呂惠卿搖頭說道:“唉……此次科舉,廢詩賦而專試策論,不少蒙蔭先行入仕的朝官子弟,以及經過實務錘煉的士子……可算是撿著大便宜了。”

蘇油頓時眉開眼笑,然而呂惠卿撇了他一眼:“至於元貞的名次嘛……自己看榜去!”

我靠!歷史上呂惠卿就是個著名的大奸臣,可但凡能青史留名的人,不管忠奸,都有他的一份魅力在!

又瞅了瞅皇帝,趙頊完全沒有要告訴他的樣子,只好憋著一肚子毛焦。

車駕直驅宣德門,這裏是登聞鼓院所在,如今擠了不少吃瓜群眾,除了維持秩序的軍士,還有幾名官員,帶頭的正是王安石。

今天開審,除了一幫士子,還有一幫皇親國戚,兩邊對壘,涇渭分明。

蘇油扶趙頊下了車,轉身就沖人群喊:“蘇元貞考了第幾?”

汴京老百姓賊愛蘇家人,立馬就有不少人接腔:“無咎公子乃二甲頭名!”

蘇元貞的名字來自易經,範先生在他就學眉山前,從隨卦卦辭裏取“元亨利貞,無咎。”之意,作為他的表字,一是吉利,二來鼓勵他入鄉隨俗,盡快融入大宋的氛圍裏。

蘇元貞也做得相當不錯,在京城市井中,竟然還博得個“無咎公子”的名頭。

二甲頭名,就是殿試第四!僅次於探花,放到後世應當被稱為“傳臚”!

就聽胥吏怒喝:“聖駕在此!不得喧嘩!”

趙頊制止了胥吏:“何人擊登聞鼓?有何冤屈?盡管道來。”

兩名士子上前:“秀州舉子劉崇,平江府舉子韓路,拜見陛下。”

趙頊問道:“告表你們寫的?文辭甚為可觀,為何不去考進士?”

劉崇說道:“北人多宏論,南人工詞章。我們本來要考舉的,但是此次科舉,盡罷詩賦,學士自揣策問非江北士子敵手,加之盤纏用盡,羞見父母,不得已選考了明算雜科。”

韓路說道:“學生也是如此。”

趙頊問道:“既是如此,好好考就是了,既然沒考上,兩年後重來便是,又因何擊鼓鳴冤?”

劉崇怒視王安石和蘇油:“學士誤國,斷江南士子入選之路;皇親舞弊,薄京外寒門上進之心!”

靠,蘇油心裏邊暗暗贊嘆,特麽要不是罵自己,還真是好文采!

王安石申斥道:“詩詞乃修心養性之用,於治國了無益處!國家求才,乃理政安民所用,不是給爾等俸祿以圖安逸的!此論休提!”

趙頊擡手制止:“就事論事,你們參加的是明算科,雖是雜科,但朝廷功名,亦不輕許與人。我想問的是,皇親怎麽就舞弊了?”

韓路說道:“明算科榜,入選者一半以上——姓趙!”

周圍吃瓜群眾都是一片嘩然,開封府胥吏趕緊彈壓。

趙頊意味深長地看著他:“你是說朝廷取士不公?蘇油!”

蘇油趕緊躬身:“臣在。”

趙頊似笑非笑地看著他:“解釋一下吧?”

蘇油說道:“陛下,臣只以成績取人,明算一科,閱卷最是簡單,因為它有標準答案,對就是對,錯就是錯,取卷一觀,一目了然,不像進士科,青蓮居士的詩歌也有人偏不喜歡。”

最後這句趙頊只當沒聽見,揮揮手,叫人去將試卷取來。

蘇油這才轉身對兩人說道:“明算科,考的是明算的能力,除了簡單的加減乘除,還要用簡單的推理一步步解出復雜的題目,考查的舉子們的思路。我想問的是,你們是按思路解題的,還是只會皇宋《算經》原題答案,不會推究其中的道理?”

兩人對視了一眼,韓路拱手道:“蘇探花學究天人,學生們自然是不及的,但是我們不信,趙氏宗親,盡皆比學生還強!”

蘇油兩手一攤:“這就有些不講道理了吧?”

劉崇怒道:“朝廷取士不公,除了試官事先泄露考題與他們,我們想不出來還有別的可能!”

蘇油說道:“這個我們且先不論,要證明也很簡單,我們先看試卷吧。”

不一會,試卷送到,趙頊先一把搶過,嘩嘩一翻,對宗室人群問道:“二十一叔來了嗎?”

宗室中一位十幾歲的少年走了出來,穿著就如那些破落宗室成員一般,不過文質彬彬,表情平靜,躬身一禮,淡淡地說道:“官家,臣在。”

趙頊嘆了一口氣:“二十一叔,你這又是何必。”

濮王趙允讓一共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其中英宗趙曙是第十三個,趙宗佑是第二十一個,兩人差了小二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