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樞密院

靜塞軍司行營大帳,梁乙埋滿臉都是興奮之色:“好!永能果然是我梁家的名將!”

梁永能微笑道:“此役消滅了宋軍兩千人,成功遮斷環慶之聯系,環州如今已是一座孤城,慶州守軍已經被我們打殘,接下來如何做,請丞相指揮。”

梁乙埋哈哈大笑:“自然是繼續進攻,得理不饒人!”

家梁拱手道:“大丞相,樞密院事先的計劃,是在第一步戰略意圖實現之後,與宋人談判,從談判中撈取好處,命王韶收斂,增加榷市交易規模,甚至完全開放!”

“如今第一步目標已經完成,應該派出使節,和大宋交涉了。”

梁永能一擺手:“家先生,如今局面對我們如此有利,豈能不繼續擴大戰果?戰前大家都反對,是你斷定宋軍此處防守薄弱,力排眾議。如今取得這麽大的戰果,為何又要畏縮不前呢?”

家梁說道:“丞相,此戰只是打了宋軍一個措手不及而已,現在正當山南麥熟,我們的目的,是騷擾宋境,使其糧食遭受巨大的損失,包圍環州,為談判取得重要籌碼而已。”

“之前拿到的情報,說陜西行青苗法,百姓負擔艱巨,此戰的目的,還要順帶招誘宋地熟戶,打擊其農業,經濟,人口。”

“然而現在看來,宋朝朝堂也有能人,趙宋竟然免了邊州四五等戶青苗錢,入境以來,邊境蕃戶,熟戶,宋民,皆視大軍若寇仇,因為我們搶的不再是宋廷的糧食,而全是他們自己的糧食!”

“別忘了,此地是在渭州之東,永興之西,兩處的宋軍,加起來不下二十五萬人。”

“為帥者,當明氣候,熟地理,懂民生。戰事要再耗下去,會轉變得對我國不利。”

梁乙埋不信:“宋軍還能如何?要是興軍而來,我們正好設下埋伏打援!”

家梁拱手:“明公,不要把宋人想得太笨。要是他們一月之後,根本不理會環州危機,而是直接從渭州出擊,突破石門峽,攻取天都山,挺進蕭關,掃蕩河內,我軍如何破解?”

“要知道,等到那個時候,可就變成了山北麥熟之時!”

“我們讓環慶顆粒無收,宋廷還可以從渭州,關中,西京調運,沒有什麽影響;可要是他們讓河內沒了收成,接下來會是什麽局面?!”

此語一出,梁永能,梁乙埋都嚇得臉色慘白,梁永能立刻招手:“掌書記!地圖!”

待到看完地圖,梁乙埋還抱有一絲僥幸:“家先生,宋人也不一定就能看到這點,要是我請太後征召大軍,加強蕭關防禦,然後我們與宋人在此地大戰,繼續擴大戰果呢?”

家梁說道:“大宋一直沒有重視永興軍路和陜西路結合部的防守,才讓我們鉆了這個空子,他們這樣部署,也是抱有僥幸,認為我們不一定就能看到這點。”

梁永能是名將,地圖一展開,立刻完全看清了家梁提醒的局勢:“丞相,家先生所言有理,戰爭的勝負,是讓自己先立於不敗,而不能寄希望於敵人愚笨。”

梁乙埋覺得放棄如此大好局面,實在是太可惜了:“為什麽沒能早兩個月發現這個漏洞?”

家梁趕緊低頭:“是臣愚鈍。”

梁永能說道:“這個怎麽能怪家先生,我就在永興軍路當面,都沒有發現,家先生千裏之外,卻能運籌帷幄,不是家先生,怎麽能有今日大勝。”

然後給梁乙埋解釋道:“這幾個月裏,臣與家先生書信往來,從情報分析,斥候偵查,再到定此一戰,前後經過兩月時間。”

“如今宋軍在河湟咄咄逼人,我們謀定之後,方敢後動,因為實在是輸不起了……叔叔如要怪罪家先生,那臣理當一體受罰。”

梁乙埋嘆道:“我只是可惜這般局面而已,要是吃掉大宋援軍,然後攻陷環州,我們攜大勝之威,對朝堂的掌控,將會更加有力。可惜,可惜啊……”

說完搖頭:“不行,在這種局面下不進反退,必會招來大肆攻擊。”

家梁拱手,苦口婆心地說道:“明公,這叫萬全之計啊……”

梁乙埋舉手制止家梁繼續說下去:“我說的攻擊,不在戰場。家先生智計卓絕,卻為國不顧己身。你說的都是尚未發生之事,到時候朝堂上那幫人攻擊我們懼戰棄守,放棄大好局面,我們怎麽回答?”

“要是他們問我們怎麽就篤定宋人會從渭州出兵?或者問為何不能一邊鞏固蕭關一邊擴大環慶勝局,我們怎麽回答?”

家梁和梁永能面面相覷。

梁乙埋嘆了口氣:“所以,將軍情預判上報興慶府,請太後做主吧。”

……

大宋,樞密院,大宋的核心人物們,正在緊張的考慮軍情。

皇帝趙頊,參知政事王安石,中書五房檢正呂惠卿,樞密使文彥博,副使吳充,參政韓絳,看著巨大的西北地圖,希望找到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