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

送高麗使節這趟差事,屬於截胡,去年宋朝商人黃慎,奉登州發運使羅拯之命,和高麗搭上了線。

然後唐四郎的運寶船突然出現在白龍江口,黃慎就立刻被高麗人無情地拋棄了。

如今的高麗民部侍郎金悌,就在張散船上。

大宋,高麗,日本,交趾,其實服裝都有相似之處,張散看金悌,也不是那麽不習慣。

金悌也不知道面前這年輕人,就是聲威赫赫的海上霸主。

張散在他面前的身份,就是在杭州關系深厚,因此被唐四郎選中的縱帆船書記幫辦。

唯一的文人。

金悌看到張散,過來問道:“郎君,這趟行程,我,我怎麽有些看不明白?為什麽這麽多天過去了,都沒有看到過海岸?”

張散笑道:“貴使放心,就在今日。等你看到海水顏色變淺,海鳥追隨,差不多就到杭州了。”

金悌大驚:“郎君莫要開玩笑!按照行程,今當尚在海州附近。如何就到得錢塘?!”

張散說道:“貴使還是趕緊準備自己的事情吧,大先生通判杭州後,市舶司規矩很大:使節到達,必須有國主頒賜的節杖,文書,方得發放關防,而且只能走水路,不許行陸路進京。眼看桃花水就要來了,我怎麽都得在大江發水前將你送到不是?”

金悌不由得感慨贊嘆:“要是真的,這簡直就是在禦風飛行啊。”

張散說道:“大先生說了,即便是使臣,也要守大宋的規矩。雕版,銅錢,一概不得運出大宋。”

“不過少爺說高麗是小中華,在官家面前為你們力爭,聖人經典和佛經是不礙的,其余絲綢瓷器等商品也是不礙的。還有,大理銅器,那是轉口貿易,你們願意買,完全可以。”

“求到聖旨後,大先生才松了口,不過所有書籍,只允許於市舶司昭文局購買,其余一概列為私禁,所有船只,離港時都要嚴查,貴使可要小心些。”

“還有,這船甲板上,使節可以自由活動,甲板下就不能去了,每日有人送飯菜到你船尾艙室,茶和猴兒桃蜜餞記得一定要吃,否則要得海病。”

茶葉,豆芽,果醬,壞血症天生就不會發生在中國海船上。

金悌趕緊拱手:“是是,小國使臣,怎敢幹犯天朝法制。不知你說的大先生和少爺是……”

張散這才反應過來:“大先生就是國朝制科三等第二人,蘇軾蘇子瞻……”

金悌又驚又喜,心中噗通噗通的亂跳:“雪泥鴻爪蘇子瞻?”

張散點頭:“正是。少爺則是國朝探花,如今的陜西經略安撫使蘇明潤。名諱我不敢出自我口,但是想必貴使也是知道的。”

金悌這才反應過來:“對對對,郎君與他們同為蜀人。這次不從登州入宋,可真是撈著了!我,我上岸後能拜見到蘇長史不?”

張散笑道:“只要不是公務,大先生很平易近人的。看來貴使也是飽讀詩書,應該和大先生談得來。”

“教你個乖,你先去杭州拜訪幾位高僧,請他們通融,要見大先生,那就更加易如反掌。”

金悌高興得躬身作揖:“多謝郎君指點,多謝郎君指點。”

張散擡眼望向西南,伸手一指天際一只海鷗:“看!這就到了!”

熙寧四年二月,高麗使節金悌抵達杭州,見到了自己的偶像蘇軾。

杭州知州陳襄予以接見,然後送他啟程前往汴梁。

壬辰,王安石請發售天下廣惠倉田,為河北東、西、京東四路常平倉本。

考慮到陜西常平倉依舊充實,移陜西廣惠倉售田收益為荊湖水利資本,趙頊從之。

之前,因為河北諸路馬監牧馬空地很多,因此朝廷特意設立屯田司,將良田萬七千頃租給老百姓。

本意是收取租金幫助養馬,結果河北屯田司即便在豐年都不能維系收支平衡,王安石幹脆請求趙頊罷掉屯田務,化兵為民。

庚戌,因陜西路和永興軍路已經大行寶鈔,徹底罷廢永興軍買鹽鈔場,以解鹽之利作為薛向的江南發運本金使用。

辛亥,湖北提點刑獄趙鼎,上書說本部峒首苛刻盤削百姓沒有節制,蠻部眾人都想歸中原;辰州一名叫做張翹的商賈,也上書說南北江的大利。

朝廷派遣章惇知夔州,準備任察荊湖北路,經制蠻事。

二月的春風,吹遍了陜西大地,用蘇油的話說,朝廷總算是開竅了,那還有啥說的,趕緊抓住機會,咱們分地!

後世有專家學者評論,大宋科舉,考出來的人都是地主階層,是地主階級代言人,因為經過考證,其中來自占地百畝以上家庭的士子,占據了百分之七十強!

考據很仔細,但考慮並不全面充分,忽略了當時的社會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