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

山路彎彎,鳥聲啁啾,一派南國風光。

劉嗣覺得自己在重走少爺當年招納二林部的心路歷程,感覺異常舒適。

吳逵是亡命之人,生死早就看淡。

兩人的態度反而惹得穎詮禪師連連點頭,大有圓通定慧,可入我佛門啊……

前方響起一聲竹哨的聲音,和鳥語很像,不過卻瞞不過劉嗣。

於是劉嗣停了下來,穎詮禪師笑道:“夷人的規矩,小郎君像是懂得不少?”

劉嗣也笑了:“禪師,我家少爺做的鳥哨,比這個好聽百倍你信不信?”

穎詮合什:“蘇探花是諧調律呂的大能,一個鳥哨,自然難不住他。”

前方下來一個藍紫衣服的精裝漢子,頭上插著幾根野雞羽毛,腳下是大襠緊腿的褲子,腳下打著赤足,用生硬的漢語說道:“這次的生人倒懂規矩。禪師來了,天長公有請。”

藍田寨是一個大寨子,都是竹舍,木屋,茅屋。

男子多是藍黑色衣服,蓄發盤髻,包以紅白布,並插有幾支野雉毛;女性衣服白底蠟染藍花,刺繡五色,喜歡銀飾。

當然這是因為藍田寨是梅山最有錢的寨子,才有這等排場。

一路上,劉嗣見到一些大小石碑,寫的漢文。

這是“石碑律”,即是把一些經過大家共同議定維護生產和社會秩序的原則,訂成若幹具體條規,然後將條文刻於石牌上,立於公眾集會的場所。

要求大家共同遵守和維護。

其中不少就是西南夷《巫典》上的原文,劉嗣看得暗自點頭,心底裏更加有把握了。

梅山蠻的政治體制,是一套比較系統的“瑤老制”。

瑤老有“天長公”、“頭目公”、“先生公”、“燒香公”、“掌廟公”、“放水公”、“戶長公”。

天長公是民選的最高領袖,其下各老各自負責一攤子事務。

劉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寨子裏的人,寨子裏的人也同樣用好奇的目光,打量著一行三人。

這一代的梅山蠻天長公蘇方,領著眾老,在寨子最大的草屋外等候他們的到來。

穎詮老和尚上前施禮:“老和尚又來化緣了。”

蘇方是個精明強幹的領袖,正值盛年,眼神犀利,對穎詮點頭:“上師永遠都是我們寨子最歡迎的客人,你講的佛法我們都愛聽。”

穎詮老和尚笑道:“天師道的廖道長呢?”

蘇方說道:“道長和師公進山采藥去了,這些日子裏他們一起治了不少病,道長的成藥有些不夠了。”

穎詮老和尚說道:“這也是大功德,對了,這兩位是我的從人……”

蘇方冷冷一笑:“怕是官人吧?”

手一揚,身側衛士,立刻將弩對準了劉嗣。

劉嗣雙手高舉,大感不服:“天長公你不公平!”

“哦?”蘇方不由得好笑:“何來不公?”

劉嗣喊道:“為什麽弩箭都對著我?!吳大哥那邊也該分一半!”

蘇方不由得哈哈大笑,上前和吳逵擁抱:“老吳!那是跟我們一起獵虎的交情!”

吳逵見到蘇方也是開心,兩人勾肩搭背調笑了一番,蘇方才說道:“對了,北山裏又發現了虎蹤……”

吳逵說道:“蘇大哥,此次我前來……”

蘇方說道:“知道你所來為何,走,好朋友來了,開肉山!先大吃一頓再說!”

“開肉山”,是梅山蠻招待重要客人時候的大席,肉山一般由九層菜肴組成,底層由竹筍、香菇、青菜、豬腸、豬肉等;第二、四層是瘦肉、豬肝、豬肚等,每塊都大如巴掌;第三、五層是肥肉片;最上層則用一塊重約兩斤的肥肉覆頂。

整座“肉山”重達近三十斤,裝在一個大簸箕裏,客人圍“肉山”而坐,各取所需。

梅山蠻也養豬,不過養得粗放,味道就有些膻。

於是劉嗣又只得起身,出門正好見到一個十四五的小妹崽朝裏邊觀望:“小娘子,寨子裏有蒜沒?”

小妹崽睜著大眼睛看著他,上下打量了好一陣,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後,才點頭道:“有。”

接著小妹崽帶著劉嗣來到一個貌似廚房的草棚,翻出來一籃子蒜。

劉嗣一邊鼓搗蒜泥白肉的調料,一邊對小妹崽說道:“跟著少爺本事沒長,嘴卻學刁了,我打個蘸料。”

小妹崽驚奇地看著劉嗣從包裏變出各種東西,不聽地往蒜泥盆子裏添加:“你少爺是誰?山下的大惡人宋官嗎?”

劉嗣說道:“不是,我家少爺……呃,不知道你聽沒聽說過,蘇明潤,在夔門一帶很有名的。”

小妹崽點頭:“知道,北邊來的客人,說他是星宿下凡,會殺惡龍,會點石成金,帶著大家過上好日子;南邊來的客人,又說他青面獠牙,兇惡異常,手裏有一面照神寶鏡,不管人神,只要被他照到,都會法力盡失渾身酸軟,最後乖乖就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