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

郭廝敦似乎有些明白了:“你們不是李婆婆手下?”

包順上手又是一鞭子:“蕃人的臉都給你丟盡了!”

高遵裕哈哈大笑,制止了包順,問明了種誼的布置後,撫著種誼的後背贊許道:“我軍中年輕一輩的將才啊,渾身是膽,有勇有謀。好!比你兄長五郎大郎,不遑多讓!”

種誼連忙謙遜:“不敢與兄長們比肩。”

高遵裕越看種誼越是喜歡,心底已經打起了留他在軍中的主意,臉上卻不顯露出來:“走吧,先去迎接陛下的旨意。”

兩人上馬先行,高遵裕說道:“之後我可能會出師配合王經略,八郎既然熟知陜西邊情,可有意與我參謀機要?”

種誼趕緊施禮:“種誼早欲效力疆場,無奈……無奈有人說我還不到火候。”

高遵裕看了種誼一眼:“有人?就你那結硬寨打呆仗的便宜師父蘇探花?”

種誼嘿嘿笑道:“這次景思立覆亡,少保在京中嘆息良久,說決定戰爭勝負的,最終還是人,不是裝備。”

說完低聲對高遵裕說道:“給我們的神機銃上配上了古怪的刺刀,說什麽傳統戰術在特定條件下還是有它的優勢。要是知軍跟官家奏上一本,留我在邊軍鍛煉,我師父肯定不會說什麽的。摸索新軍在西疆的用法,用理學的說法,這也叫實踐出來得真知嘛。”

高遵裕大笑:“就是這個理!我手裏人才太少了,軍司馬一職,非八郎莫屬!”

……

熙州,興平,王韶在帳內來回踱步:“子範,諸事應對妥當,你當得首功。”

李憲說道:“不用說這些了,河州之事,還請經略示下。”

王韶說道:“木征所以圍城,不外兩點,一是有青宜結鬼章為援,欲我往救,設伏以待;二是收募岷州蕃人,壯大其勢。”

“彼新勝氣銳,未可與爭,我還是決定突襲定羌城,出其不意攻其所恃,所謂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河州自為解也。”

李憲搖頭:“覆我軍,殺我將,不一舉而擒,其後反者,尚不知幾輩。我覺得應該突擊其正軍,將之一鼓蕩平,以儆效尤。”

王韶也跟著搖頭:“陛下和中書屢屢切詔,此戰不容有失。”

李憲說道:“如何會有失?陜西送來的情報,大旱不但只殃及大宋。夏人,青唐,都不好過,相比之下,我軍資儲有備,反而是三股力量裏最強大的。”

“我堅決支持蘇少保的主張,矮子裏邊拔大個,現在就該是我大宋欺負人的時候!所以應當用賞賜激勵將士,突殺木征!”

王韶說道:“道理是這個道理,可陛下和相公那裏……”

李憲站起身來:“此舉正是為陛下和中書考慮!如今群議洶洶,說陛下失德引來天怒,正需要前方一場振奮人心的大勝,方可消減輿議!”

王韶看著軍事地圖,皺眉沉思。

王安石於他有知遇之恩,要不是他,自己的一身抱負,怕是得等到蘇油當宰執的那一天方能施展。

他也非常自信,蘇油一定會支持自己,而按照自己的方案,青唐最終必定會被大宋收入囊中。

如今他算是理解了蘇油的苦楚,陛下和相公,都不是懂得什麽叫節奏感的人。

熙河剛剛恢復,就不顧自己的反對,立刻急匆匆地設置行政區劃,完全沒有考慮過木征勢力還強,戰爭還可能存在反復。

如今才被圍了一個河州,又立刻急匆匆地要求撤軍,將之前的心血全部放棄,完全將戰爭當做了兒戲一般。

你想玩就玩,你想不玩就不玩,你不問問人家青唐人西夏人答應不答應?!

從情理上講,現在的正常做法,就是增兵河州,保持當前局面。

但是這決不是一個好選擇,不管是他還是李憲,都知道這是下策。

他和李憲都認為,必須給予木征致命的打擊。

大家的根本分歧,只在如何打而已。

他的主張,是攻敵所必救,還是老套路,調動敵軍,在運動中予以消滅。

這種打法有風險,畢竟是在人家的故土上作戰,不可靠的因素太多。

而李憲的主張,就是強壓地頭蛇,打出聲威氣勢和突然性,決戰河州,震懾宵小。

可是這樣會對木征有效嗎?他完全可以避入青唐,等待時機卷土重來,河湟地區的蕃人,到時候又會倒過去一批。

更要命的是,現狀必須立刻打破,如果繼續拖下去,岷州高遵裕那裏一旦扛不住,趙頊肯定會痛責前線所有官員將領,甚至是直接取消青唐攻略。

就在這時,王厚跑了進來:“父親,監軍,小八遣人來報,岷州大捷!郭廝敦降了!要我們這邊抓緊!”

王韶大驚:“高遵裕他怎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