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

鯰魚在後世生活物資豐富的時候不算好水產,可如今不一樣,因為這家夥自己帶油,肥厚滋潤。

蘇油的大蒜燒鯰魚乃是蜀中菜式,味道又是不同,眾人吃得大呼過癮。

蘇油好久不做菜了,現在覺得自己手藝還不見回潮,也是得意。

又敬了眾人一杯,蘇油對陳昭明說道:“那些蝗蟲粉,發往鄭州做飼料添加劑,今明兩年的魚粉都不用進了。”

陳昭明點頭。

蘇油又道:“司天監的儀象台,不一定就非要趕在我離任之前完成,理工的東西,來不得半點摻假。”

陳昭明說道:“是,不過就算按照正常工期,也差不多了。”

蘇油說道:“動力呢?宋承火德,叫水運儀象不太好。我的建議,還是效仿鐘樓,以重物勢能為驅動,將台子修得高一點,還方便觀測天體。”

“不要小看這個,今後大宋經濟力量增長之後,各處州府大郡,儀象觀測台,鐘樓,都要修造起來。這是一個國家級的大型系列工程,也是理工改善百姓生活的最好象征。”

“鐘表的小型化,要抓緊,就以給陛下那個模型為基礎,剩下的難度已經不大了。之後我們就能做成航海鐘,配上陀螺儀,裝到海船上去,這玩意兒測量經度,可比月相表靠譜。”

章惇羨慕壞了:“聽聞張散張太居有經緯牽星之術,說的其實就是這個吧?還有傳聞說他有一艘飛船,能夠在海上神出鬼沒。別人需要兩個月的航程,他只需要十日,只有他能找到海上巨豪唐四郎。有此等寶船,活該發財。”

蘇油想了一下:“子厚,如果我對你說我們腳下的大地,其實並不是平的;而我們所有人,是活在一個巨大的球體之上,你信不信?”

章惇就好像聽到了最好笑的笑話:“這怎麽可能?虧你想得出來!那活在球下邊那些人,不是都掉下……啊不,掉上……啊不,掉天上去了嗎?哈哈哈哈……”

蘇油雙手合十:“阿彌陀佛,施主剛剛錯過了一等一的仙緣。經緯牽星,與你再無幹了。”

章惇“嗝”了一聲,將笑聲梗在了肚子裏:“啥意思?”

陳昭明解釋道:“月相圖,可以判明船只在海上所處的經度,但是如果兩條經線之間,拉出一些與赤道平行的緯線,我們就會發現,其長度其實是不同的。”

“緯度越高,經線之間緯線就越短,到北極的時候,就只剩下一個點。”

“只有球體或者錐體,才有這樣的特征。”

“司天監地理司按照監判的思路,將如今大宋已知的各地間距離,消除海拔高度的影響之後,用鐵絲按比例截斷,然後串聯起來組成一張鐵網,我們發現,這張鐵網果然不是平的,而是一個大致的球面。”

“如果再通過數學方法,將之擴展開去,這個球面,會形成一個巨大的球體。”

“結合天文測量,我們如今已經測算出這個球體,用新式度量衡來計量的話,半徑為六千三百七十公裏,表面積達到了五億平方公裏,從北極走到南極,距離是兩萬公裏。”

章惇筷子上的鯰魚都掉到了碗裏:“這……這麽嚇人?”

陳昭明笑道:“這就是經緯牽星術的理論基礎。理論上講,這個球上的任意一個點,都可以化作經緯兩個度數,而且我們有方法測量出所在點的經緯度,再翻閱目標地的經緯度,就能知道所要前進的方向。”

“明潤說得對,不相信這個,就不可能掌握得了這門技術。真的是錯過機緣。”

蘇油笑道:“信了,從高麗到杭州,就可以在茫茫大海上走出直線;不信,則只能沿著陸地近岸慢慢繞圈圈。”

“所以愛信不信,不信才好。不信這就是四通商號海運司的獨家絕技,別人只能看著四通商號發財。”

章惇震驚得都結巴了:“理……理工都……走到這麽遠了……”

蘇油點頭:“這還是受了我青神名臣陳公的啟發,他致仕之後迷上了研究易象……”

章惇知道這個:“《制器尚象論》!”

“對,就是它!”蘇油點頭:“‘制器尚象’,這個觀點自古就有,但是從來沒有得到過重視。其根本原因,是因為古人的思維能力和學術儲備,理論工具,還達不到如今的高度。”

“但是現在我們可以了,我們完全可以讓理論走在前頭,然後或者用實驗去證實,或者引領技術和應用跟上。”

“這就是‘制器尚象’的本質,也是這個理論最可貴的地方。是人類在思維上的巨大進步,也是形上之學,發展到一定高度後的必然——以前是先有實踐,然後提煉出理論,現在可以先有理論,而且理論研究可以遠遠走在實踐的前頭!成為實踐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