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

蘇油呵呵笑了:“所以說,做人不能飄啊……”

說完又覺得自己太露骨,輕咳了一聲,語重心長地說道:“元長啊,你把人想得太壞了。明明是呂參政實心為國,相信我不會打擊報復,才將手下的能員調到兩浙路來幫助我。”

“而且有王相公於中調劑,他相信我們能夠相處好。”

蔡京就好像聽到了最好聽的笑話一般:“明公,你可真詼諧!不過待浙江敗事之後,呂吉甫恐怕真會這麽說,將自己的責任推脫得一幹二凈。”

蘇油說道:“不是我詼諧,怕王相公現在就是這麽想。我如果好心提醒,他恐怕還會認為我挑撥離間呢。”

蔡京點頭:“這個也完全有可能,但是這到底是呂惠卿此番布置的疏忽之處。”

“這也足以說明,他認為自己羽翼已成,志得意滿,不再看重和倚仗王相公對朝局的影響力了。”

蘇油說道:“越扯越遠,先說我們應當怎麽做。”

蔡京說道:“既然明公不願枉做小人,那這筆賬我們就先記下。”

“公事公辦——以轉運司的命令行文,發給曾布呂嘉問,就說浙江事務繁重,二州急需幹員提振。督促他們於路途之上不得耽誤拖延,立即趕赴任所!”

然後對蘇油一躬身:“明公自管料理好浙中財政就好,這兩人,交給水利司與他們打交道則罷。”

蘇油點頭,大奸臣我看好你:“行,這兩人我就靠你了……今日錢氏邀請遊宴,元長與我同去?”

蔡京假謙虛:“這就不用了吧?”

蘇油拉著他:“也和水利司有關系,走吧走吧。”

杭州城中盛景頗多,著名的有美堂,金山寺,壽星寺,法喜院……

今日宴飲所在,是三瑞堂,在閶門西邊的楓橋。

主人叫姚淳,是當地著名的士紳,以仁孝知名。

蘇油到來的時候,姚淳和錢家家主錢可久已經在此地相候了。

三瑞堂園林非常優雅,姚淳在前邊領路:“子瞻倅杭之日,常愛來弊廬遊賞,還留有一篇《三瑞堂詩》,如今在家中珍藏。”

蘇油點頭:“的確雅致,經營這樣的庭院,得花不少功夫。”

姚淳說道:“在明公前論園林,那就是笑話,京中兩太後的後宮,別業,洛陽司馬學士,富相公的莊園,聽聞都是明公設計的?”

蘇油笑道:“我那就是取巧,我是一向認為,園林的雅致,不在於貴重物品的堆砌,而是要讓人心情舒適愉悅,要體近自然之道,又要有詩詞音樂一樣的美感。”

說完擡手比劃了一下園林正面一塊太湖石:“比如那塊石頭,太靠近中線了,這樣顯得過於呆板。如果移到院中三分之一的位置,會更加的自然。”

姚淳趕緊招呼下人:“快快快,將那塊石頭,按運帥所言重新布置一下。”

太湖石不小,花了下人一些功夫,不過這樣一移動之後,整個園子頓時就多了很多生趣。

錢可久贊嘆道:“果然是妙筆生花!這樣看著舒服多了。”

姚淳笑道:“姚氏西園,又要留下一段佳話了。”

來到園中一處臨水畫樓,一眾士紳都趕來與蘇油相見。

錢可久與眾人一一介紹,都是杭州城的上流人士。

酒過三巡,姚淳獻上來一個托盤,上面是一副晉人書法的千字文,以及十枚香丸。

姚淳說道:“運帥妙手,讓西園蓬蓽生輝,些許薄禮,不成敬意。”

蘇油取過書法觀賞,又取過香丸一一嗅過,也是贊賞不已:“東西都是好東西,明潤亦非不知姚公至誠,實在是家法如此,非乃自高崖岸。子瞻與我都是一樣的。”

說完招呼張麒,取來一枚私章,笑道:“我在這法書續跋後邊加一枚印吧,表示我欣賞過,看過了便算是擁有,一樣的。”

眾人自是頌揚一番,直道姚淳賺了,法書上增加了探花郎的印記,又該溢價了。

杭州菜式清淡,又是另一番特色,不過什麽西湖醋魚龍井蝦仁之類的玩意兒還沒有,太湖的白魚倒是不錯。

蜀中經濟圈對淮揚蘇杭的輻射,在酒上就體現了出來。

不過如今的杭州人還沒有習慣喝那麽烈的酒,聰明的商家們從蜀中購入烈酒,然後以各種鮮果和果幹加以浸泡,變成了清甜柔和的果酒。

這種果酒與大宋如今那些粗濫渾濁的果酒相比,完全不同,盛放於玻璃杯中,如同各色寶石一般,頗得兩浙路豪富們的喜愛。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中間美姬佐唱陪侍,蘇油算是體驗了一把蘇湖狗大戶們的安逸生活。

見火候差不多了,錢可久才小心翼翼提起昆山幾千頃地的事情:“少保,如今朝廷新法,打著的旗號就是抑兼並,這些地也不是小數目,我們最怕的,就是朝令夕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