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議

至於蒲蠡搞得神神秘秘的黃香粉,其實就是黃櫨單寧。

單寧酸的作用很多,對宋人來說,最大的用處就是鞣皮和藥用。

所以這東西在蜀中有另一個名稱——“鞣酸”。

天師府的人將它從五倍子裏邊用乙醚提純出來,發現它能治療瘡毒。

然後二林部發現它能夠鞣皮。

蘇家織造坊發現它能給絲綢上膠,於是告訴了程家造紙坊。

很快,皇宋寶鈔也用它上膠。

永春露高度酒用不著,但是周大廚用它作為低度酒澄清劑,得到了一種清澈的米酒,稱為“清酒”。

然後發現它和鈉鹽化合,能夠得到一種深色的液體。

於是程家墨坊又將這發現拿了過去,搞出了藍墨水……

所以這東西如今根本出不了蜀中,完全供不應求。

一種化學品的發現,被蜀中人用到了方方面面,這也是蜀中各商坊的常規操作了。

各行各業的商賈,嘗過甜頭之後,如今對理工之學的興趣非凡,都在不斷投入資金,讓自己的產品更加精美,成本更加低廉。

而大食人,竟然將它用來烤肉!

……

大宋是一個農耕帝國,其實進入十月,最後一批主糧收獲之後,州府主官們揪著一年的心,總算是可以松泛一絲了。

是豐是饑,反正都已經塵埃落定。

除了今年的兩浙路。

只要是蘇油主政的地方,一年到頭忙個沒停。

換到其他官員治下,士大夫們又要開始唱《憫農》,《三吏》,《三別》了,不過在兩浙路,他們是真唱不起來。

因為小蘇少保他工役錢給得豐厚,飯食還足,油水還大。

在這個時代,兩天一頓肉,是宰相門下最親近的仆從的標準。

蘇少保這裏天天都有肉,雖然主要是魚,但是少保魚的滋味,那是……嘖嘖嘖。

所謂的少保魚,就是紅燒魚塊,魚塊裹上面粉過油炸了,然後調制烹汁燉。

還有雞雜湯餅,骨湯羊雜米線,肥腸蓋澆飯,香辣肺片……

偶爾菜盆裏還會有高档的牛肉罐頭,羊肉罐頭,午餐肉!

就算是油渣芽菜弄出來的臊子面,都是那樣的美味!

蘇油對民工的飯食只有一條要求——從自己這個水利司都提舉,到送藥飲的膳食大娘,只要還在工地上幹,飲食方面一視同仁,任何官員胥吏,和民工一口鍋裏攪馬勺!

要是連這一條都做不到,那就不用在水利司待了。

呂嘉問有時候還偷奸耍滑,江寧知府王安石,湖州太守孫覺,蘇州太守王晦,對此舉大加贊賞。

孫覺甚至寫了一篇《湖州水利工役記》,歌頌這樣的舉措。

老頭是開心壞了,因為太湖開發二期項目,最大的受益人就是蘇湖二州。

看著大片大片的沼澤地,老頭心裏是真著急,恨不得一眨眼全變成良田。

甚至上書朝廷,將今年的罪犯都流放到我湖州來吧!

蘇油回來得知後都嚇壞了,趕緊追上了一道上表,蘇湖土地肥沃,拿來給流放的罪犯,不符合朝廷獎善懲惡之道。

倒是如今蜀中千人耕萬人食,百姓的田土都開到山上去了,而且蜀地富庶,家中有子弟移民之用,不如召集庶支子弟,到蘇湖來開枝撒葉。

這個問題要換到其它地方那還真麻煩,因為一來新移民買不起地,又得搞成慈善工程;二來人口對於地方官僚來說,牽扯到考績,人口出現負增長,地方官員可是要丟官的!

不過蘇油早就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因為稀釋人口密度提升人均土地擁有量,對地方發展其實是有好處的,官員們擔心的問題,都是技術問題。

所以只要將考績方式換一下,這個問題就能夠得到解決——各州府上報願意移民的丁口和戶數,朝廷同意之後,組織移民,再從當地人口中減去,將新基數作為第二年考績基礎就行了。

這樣第二年州府考績又有了上升的空間,還解決了人口負擔,對他們本身來說,是有好處的。

孫覺不幹了,老頭認為對國民當以教化為先,將囚徒改造成順民,那是上追三代的德政。現在有這樣的機會,怎麽可以錯過?

兩浙路其余各州府也不幹了,除了曾布這個忙著燒銅鑄錢家夥,境內出現了人力資源缺口,所有流人隱戶都被利用起來之外,其余州府主官明裏暗裏就是說蘇油偏心,瘋狂地暗示提醒蘇油——既然有這麽好的機會,先把十四州的隱戶問題解決一下啊!兩浙路因明公出現人口爆發增長的大政績,難道它不香嗎?!

去年還盜匪橫行,鹽梟猖獗,今年變成善耕之民,高產鹽戶,田得耕,民得食,疆境清寧安謐,這種魚米之鄉的田園牧歌,難道它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