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出兵

蘇頌接到了朝廷任命,拋下老娘家眷讓他們慢行,自己星夜兼程,從應天府趕到杭州,只花了七天。

見到蘇油,蘇頌便嚎啕痛哭:“明潤……堂叔一家上下……整整三十七人啊……”

蘇油趕緊將蘇頌扶住:“族兄萬莫傷毀過度,當此時刻,我們正需要繼承宗叔的遺志,籌謀好國事。正盛!正盛快給老叔打一盆熱水來!”

平正盛屁顛屁顛地去了,一點都沒有日本最大政治力量繼承人的自覺,這幾天正纏著要跟蘇油一起去廣州,不過蘇油還沒松口。

服侍蘇頌收拾停當,蘇油遞上一本厚厚的冊子:“這是之前整理的兩浙路治政要領,裏邊都是於今正在展布的諸般大事。”

蘇頌將冊子打開,起首就是總綱,之後是目錄,跟後世的報告一模一樣。

收拾起心情,拿手指在目錄上從上到下劃過,蘇頌對於兩浙路經濟建設的大事兒已然有了個譜,點頭道:“有此書在手,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蘇油拱手道:“兩浙路開發,計劃用時是五年,因此這次供應糧秣之事,我們不能將它作為阻滯兩浙路發展的變故,而是要將它作為提振兩浙路經濟的契機。”

“以往朝廷征調,過於簡單粗暴了,現在兩浙路轉運司不差錢,我們決定招投標,用錢買。”

“轉運司自己的五十萬石糧食,要加工成炒面、壓縮餅幹等速食幹糧,各種罐頭,午餐肉,臘肉,臘腸,火腿腸,要進行采購。”

“這些都通過發包招投標形式發放給了環太湖周邊不少的工坊,廠房。朝廷可以收一筆稅。”

“如今第一批貨物已經準備完成,北風不等人,我必須出發去廣州了。”

蘇頌拉著蘇油:“明潤,大軍尚未抵達,你孤掌難鳴啊……”

蘇油說道:“李常傑不是笨蛋,但是越是聰明者,計慮也就越多。我此次去,正好打草驚蛇。”

“最次,靠衣錦軍守住一個廣州,是沒有問題的。”

蘇頌知道了蘇油此次去是以防守為主,這才松手:“不要貪功冒進,待朝廷大軍到來再說。明潤,我蘇家再損失不起了,你……你萬事小心。”

蘇油躬身:“族兄放心,國仇家恨,明潤自然牢記。我就不等薇兒的藥品船了,等她到了杭州,你跟她說我在廣州等她。”

說完從帽架上取下烏紗:“郭逵是明白人,現在都還在整頓隊伍,選擇將領,遲遲不動兵,就是想要避免我大軍在盛夏與交趾作戰。為此我特意上書朝廷,解釋了此事……唉,希望陛下能不那麽急吧。”

蘇頌點頭:“怒不興兵。明潤修養氣度,畢竟經過戰陣錘煉,遠勝於我。倒是讓我這做兄長的慚愧了。”

蘇油將帽子戴好,又對蘇頌行了一禮:“兄長你多節哀保重,明潤去了。這回總要給大宋,給族兄謀一個公道!”

扭頭叫平正盛:“正盛,我們出發!”

……

杭州港外,一支巨大的船隊集結在這裏,除了兩艘三千料的夔州型,五艘一千料的眉山型,還有一艘剛剛下水的大宋如今最大的縱帆船——杭州型。

武裝這幾艘船,兩浙路現產的霹靂炮數量還不夠,蘇油只好將本來淘汰給陸軍用的霹靂炮都全部裝到了船上。

精度差點就差點,本來就沒有指望會遇到相同級別的海軍,揍揍陸地目標,用被張散淘汰下來的那些炮管也足夠了。

這艘杭州型,就是蘇油的旗艦。

趙頊將靜海軍的編制給了蘇油和李憲,蘇油將之武裝成了大宋第一支成建制的近代化海軍。

杭州型被趙頊命名為泰山號,夔州型的兩艘被命名為致遠號,寧遠號,五艘眉山型被命名為杭州號,明州號,蘇州號,成都號,眉州號。

除了這些,還有被蘇油壓制了一個月的海商船舶,如今在杭州灣裏,不下上百艘。

蘇油登上泰山號,泰山號上獵獵地升起紅底宋字旗。

蘇油對晁補之下令:“拉響汽笛,起錨,升帆,出航!”

泰山號上冒出大股的白色蒸汽,難聽的汽笛聲傳遍了整個杭州灣,各船紛紛揚帆。

泰山號的從員們忙碌了起來,桅杆上的旗手收到號繩上搖上來的紙條,開始對兩側的致遠號和寧遠號打旗語。

王德甲站在寧遠號上,拿著黃銅望遠鏡看著泰山號桅杆上的旗號:“少保可真能整,可就是看不懂……書記!掌書記!”

一個年輕士子過來,手裏拿著一個本本和一支鵝毛筆:“少保讓致遠和寧遠前方開道。”

王德甲摳了摳額頭:“那就趕緊升帆出發。”

士子將本本遞了過去:“都管,你得簽字,確認軍令。”

王德甲將本本取過來,上邊是一個表格,有時間,內容,後邊有書記員的簽字,再後邊有復核簽字,後邊留著一個空格,那是王德甲簽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