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誓師

不說蘇油和石薇在軍中救治傷員,聯絡感情,郭逵和趙禼,關於進軍方略,又發生了分歧。

趙禼的意見,是乘兵形未動,部隊修整之機,撫輯兩江峒丁,以厚賞擇其壯勇,讓他們去宣講政策,招徠攜貳,隳其腹心,然後以大兵繼之。

郭逵不聽。

之後趙禼又欲使人賫敕榜,入賊中招納,郭逵依然不聽。

趙禼固請,最後官司打到了蘇油這裏,因為趙頊旨意裏說得清楚,將領有疑,由樞密副使蘇油決斷。

軍帳之中,蘇油在監督郭逵和趙禼服藥。

趙禼還在生氣:“我沒生病!”

“沒病也得吃,這叫預防!”

倆老頭同齡,都比蘇油大二十多歲,因此蘇油雖然是最高行政長官,但是只能充當調劑的角色。

蘇油硬是將藥片給趙禼服下,這才說道:“趙公你也是蜀中人,當知道我們蜀中有句老話——你看著別人碗裏,小心別人看著你鍋裏。”

“先不說峒丁堪不堪用,我們就說那些峒首的忠誠度。”

“用了他們,你能保證一有機會他們就不反水?”

“所以還是大軍壓境,服的投降,不服的剿滅,這才是王道。”

見老頭又要反駁,蘇油說道:“別急別急,我的意思是,在我們能夠控制的範圍內,你這個建議還是很可行的,但是如今不能指望我們能力範圍以外。”

“比如廣源州,現在已經在我們的軍力壓迫之下,偽朝廣源州觀察使劉紀,已經遣人來信暗輸情款,他的目的不過是自保。”

“李朝內部,那也是矛盾重重,朝中文臣,對李乾德……嗨,那就是一個十歲的孩子……對偽太後黎氏任用宦官掌控朝政軍權,早有不滿。”

“如今李常傑與宗亶已經撤退,就丟下劉紀五千人,既然趙公有這樣的建議,那就命燕達帶兵前去招降好了。”

郭逵說話了:“老趙我不是不想聽你的,實在是……我們可是幾千裏外過來的客軍!”

“命燕達前出收復廣源,大軍就得整體前移,就必須占領太平寨,否則燕達就是孤軍。”

“但是一旦下令,這大戰可就算開打了。”

“陛下那裏要我們速戰速決,可如今士馬尚未恢復啊。”

趙禼不同意:“以往征安南,大軍到此,怕是已經折損三成,如今我軍尚全,怎麽能說尚未恢復呢?”

蘇油搖頭:“趙公此言差矣,軍士們不是將帥奏章上的一個數字,他們是一條條活生生的人命。”

“讓他們能夠在戰場上殺敵,而不是病死在行軍路上,這本來就該是帥臣的職責。讓生病的將士勉強上戰場,我是不同意的。”

說完又對郭逵拱手:“郭老,不過趙公所言也在理,如今天氣已經可以進兵,經此一場,將士們對軍中防疫衛生條例,也算是有了深刻的體會,想來之後的非戰減員,必將大大減少。”

“肥皂我已經改小了,這幫兵油子,還打著帶回老家發賣的主意,現在我給他們改成火柴盒子那麽大,薄薄一片,讓他們發不了這個財!”

郭逵笑了:“老趙,看到沒?為了讓軍士們用肥皂洗澡,明潤他就會想辦法把肥皂改小;他們不習慣喝開水,明潤就搞出那什麽……過濾器。他不會去逼他們,他只會自己想辦法。為什麽?他把軍士們當人。”

“你們讀書的措大啊……總是把軍士們的性命看得太輕易,這就是我為何要高看明潤的一眼的緣由。”

“你不能因為大軍到此能比以往保全了兩成半,就作為我軍損失得起的理由吧?好不容易將兒郎們全須全尾地帶到了這裏,要是還能全須全尾的帶回去,豈不是更好?”

見趙禼面有愧色,蘇油趕緊打圓場:“趙公他也不是這個意思……郭老啊,大軍也的確該動了,不然陛下那裏,我們誰都扛不住。”

郭逵問道:“如今軍士恢復了幾成?士氣如何?”

蘇油拱手:“軍士尚有數百需要醫治,其余基本恢復。士氣的問題嘛,交給我好了!”

郭逵點頭:“那便依你,秋中進兵!”

……

熙寧九年中秋,宋軍都頭以上將領八百人,在邕州城南誓師。

秋風獵獵,金菊堆簇。

山丘之上,是五萬多個墳塋,中部是一座祠堂——蘇忠勇祠。

祠堂內有一座小神龕,供著蘇緘神像,神像後是一扇座屏,上面刻著蘇緘當年去鎮江祭拜堂兄蘇紳陵墓時,寫下的一首詩作。

“五裏平郊煙靄村,淚流墳土泣英魂。近年忠義心如鐵,不負平生教育恩。”

蘇油帶領軍中骨幹,在山丘下祭殿亡靈。

靈棚兩側,是蘇油親書的一副挽聯。

盡瘁撫危城,血淚山河,三代瑰英紓國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