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

“孫子有雲:五十裏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何況數千裏外舉兵而南?”

“還是用當年的儂智高舉例,以狄青之略,西軍之勇,最後也讓他逃脫天羅!”

“儂智高是什麽人?被我大越打得狼狽逃竄無地存身,被迫侵入宋境的蠻人首領而已!”

“所以,大宋的確是一個巨人,但它是一個如廟堂裏的泥塑那樣,泥足草腹的巨人!”

“這樣的巨人,如果踩到了交趾這片泥塘裏,很快它的雙足就會被泡軟,最後根基不穩,轟然倒塌!”

“北軍南調,耗時半載,糧秣損耗,難繼其數。”

“在西夏和遼國的逼迫下,宋朝能有多少的時間?還能抽調多少兵力?”

“西夏太祖李繼遷,逃竄草澤之時,不過親信數十,一樣能割據開國,雄霸一方,命宋朝奉幣十萬!”

“我大越君王四代勇烈,稱兵二十萬,戰象八百,四境偃服,歲登兩稔,為何就要向其稱臣?!”

“這一戰,是宋人能夠調集的最大軍事行動,只要我們能夠戰勝,就能一舉安定百年!”

“就算不能戰而勝之,只需要暫時放棄富良江北,橫江固守,將宋人拖入泥潭,數月後雨季一到,瘴疫一起,一樣讓他們盡成魚鱉!”

“劉紀料事不明,膽小如鼠,數千人也是小數,不足為慮。一時的挫折,也不能動搖國計。”

“所以我從南方趕回來,就是懇請朝堂諸公,給我李常傑一個機會,給我大越國一個機會。”

“一個與宋遼平尊抗禮,為後代謀定百年的機會。”

“一個讓大越傲然崛起,從此雄霸天南的機會!”

“一個能讓子孫後代能夠挺直腰杆,不用年年進貢求賞的機會!”

“我們不能寄希望於敵人的愚蠢,不能輕視大宋西軍的強大。”

“所以這樣的機會,注定要用我們用汗水和鮮血,去為國家和子孫們鑄造爭取!”

“現在我要問的是,這樣的機會,值不值得我們去流血,去犧牲?哪怕還有一絲的機會,都要去爭取,去把握?!”

殿上君臣群情激動,朝臣們紛紛出列,請求一戰。

黎太後的聲音也非常激動:“好!便命太保主持軍事,洪真昭文兩位皇叔協助,大越此番以舉國之力,與宋朝決戰!”

李常傑朗聲長笑:“謝陛下與太後信任,老臣這就去邊境部署!”

說完躬身而退,出到殿外,揚長而去。

群臣議論紛紛,剛剛李常傑的那一番話鞭辟入裏,眾人對此番獲勝,都有了信心。

就在這時,一個小黃門奔了進來:“啟稟太後,陛下,太保在宮門題了一首詩。”

黎太後說道:“念!”

小黃門激動得滿臉通紅,朗聲念了起來。

南國山河南帝居,

截然定分在天書。

如何逆虜來侵犯,

汝等行看取敗虛!

“好!”群臣激越的情緒被調到了頂峰,殿內哄堂喝彩。

彩聲中,所有人都忽略了太師李道成眼中的擔憂,還有侍講黎文盛低頭的沉默。

……

熙寧九年十月,燕達先破廣源,復還永平。

趙禼以為廣源間道距交州僅僅十二驛,如果趣利掩擊,出其不意,川途並進,三路致討,賊必然分潰。

而郭逵一生只謹慎,拒絕了這種冒險的要求,全軍穩紮穩打,朝李朝境內決裏隘進軍。

……

欽州安遠城,後世的欽州市,是宋越邊界的一個優良海港。

大宋水師大本營,如今便移師來到了這裏。

港口很深,兩岸峭壁上,已經拉上去了好些霹靂炮,將內港封鎖得嚴嚴實實。

當然這只是保險措施,蘇油名下的廣東水師,如今在和斌、楊從先的率領下,已經占據了緊接蘇茂州的如昔寨,正在與交趾李繼元的水師打的如火如荼。

蘇油的目光根本就沒在那裏,朱崖軍奏報海島上有黎人暴動,他的縱帆船帶著廣銳軍去海南島剿匪去了。

而根據劉紀提供的情報,大宋境內有無數的細作在活動,然後供出了一個重要人物,大宋三州巡檢徐伯祥。

蘇油是樞密副使,直接一道行文,讓徐伯祥前來報道,南安行營需要他這熟知地理的人提供情報。

徐伯祥屁顛屁顛的就來了,然後便被隔離審查。

安遠城一處山谷破廟裏,窗戶都被黑布蒙上,室內點著油燈,李憲和張麒正在審問徐伯祥。

徐伯祥驚恐萬狀地被綁在椅子上,看著油燈下陰惻惻的太監慢條斯理的擺弄著桌上那些精巧的刑具。

見到張麒一臉的不忍,李憲笑道:“七郎怕是不知道,這人啦,最疼的是手指頭,聽說大遼就是這樣對付趙惟一,結果連皇後都敢掰扯,嘖嘖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