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

蘇油說道:“當務之急,是交趾王室盡快停止事態惡化,無條件投降。”

黎文盛被這名詞整得有點懵:“我主為常傑所誤,冒犯天威。今幡然悔悟,請肉袒奉表,詣軍門乞降,兩國罷兵,重修舊好,如何?”

蘇油搖頭:“交趾軍在邕州的暴行,我族叔全家的慘烈,蘇油沒有對等地報復在交趾百姓身上,已經非常忍耐了。”

黎文盛憂心忡忡:“少保……”

蘇油從袖中取出一封信:“做出了多少錯事,就要承擔多大的懲戒。這是我給貴邦太師的信件,意思都在裏面。”

“如果接受,那就繼續談,如果不接受……那我也沒有辦法,羞刀出鞘,斷不空回。”

黎文盛站起身來接過:“少保,我朝尚有大軍十萬,戰艦千余。各地州府,勤王之兵無數。”

“現在少保只是趁虛而入,搶了先機,若我大越國決意死戰……少保,雨季已至,貴軍,也怕會有不妥吧?”

蘇油笑道:“侍講你在升龍府,不知富良江戰事,估計得太樂觀了。”

“不說的別的,雨季一來,元江水面會更加開闊,李常傑想要渡江,難度更大。”

“隨著水位上升,戰艦可以離升龍府越來越近。”

“千萬不要決意死戰,否則,升龍城,將從交趾地面上完全抹去,無需等待大軍,我現在就有這樣的能力。”

“侍講,到此境地,交趾李朝,已經沒有機會了。”

“富良江戰報,你們不日便會知曉,不用我多嘴。你們現在應該考慮的,是如何體面地結束這場戰事,給大宋一個交代,給兩國百姓一個交代。”

黎文盛躬身:“我這就回去稟告,少保尚請收攝雷霆,容我朝些許時日。”

蘇油點頭:“這是自然,不過也請告知貴郡王室宗親,不要擅離升龍城,等待處理,否則……”

黎文盛心中震駭:“是。”

“也請侍講告知他們,大宋乃仁義之師,不會做屠戮無辜民眾的事情,如果沒有犯下嚴重罪行,陛下給你們的詔書寫得非常清楚,大宋只會從寬,不會從嚴。”

“反而是你們要注意控制局面。越是這種時候,越是需要懂得克制的人主持大局。”

“升龍已經成為孤城,有些人需要立即處置,比如……李常傑的弟弟,內侍衛都監李常憲,可能會成為不安定因素。”

“大宋同意不廣事牽連,但是必須有人為這次的戰爭承擔責任:為我大宋三州五十萬無辜死難百姓承擔責任;為我大宋三十萬軍士民夫千裏奔波承擔責任;為天子震怒,六國聯軍承擔責任。”

“我知道你是偽後親族,但是保她還是保你黎氏一族,你們自己要考慮清楚。”

黎文盛不敢擡頭:“文盛明白。”

……

升龍城,太師府內,李道成打開了蘇油寫給他的信。

信裏邊寫得非常客氣,對李道成多年來對交趾的貢獻予以了極高的評價,認為他主持修文廟,開科舉,辦學校,推行儒學等方面政績斐然,是讓交趾走上正確發展之路的功臣。

同時也隱晦地對他提出指責,認為他沒有能匡正朝綱,切諫君上,解百姓疾苦。讓交趾軍政被狂妄之徒控制,讓交趾百姓畝增軍費三鬥,導致了這次大災難的發生。

接著筆鋒一轉,說大家都是懂政治的人,自己雖然背負著家仇國恨,卻也不敢肆意妄為,瘋狂報復。

同時也希望李越方面通達遠見之輩,能夠勇敢地站出來主持大局,從為交趾百姓謀安定,謀和平出發,接受大宋的條件。

最後還提到李常傑寫了一首狂妄的詩歌,現在他同樣贈送李道成一首詩歌,自己的意思都在裏邊,請李道成斟酌。

李道成將信件和詩文推給黎文盛:“看看吧,大宋探花的文采風流,書法意蘊,仁聖之心。”

黎文盛拿起詩帖:“傳聞小蘇少保書法雅貴,果然是不凡。”

詩帖上用工楷寫著一首律詩。

千秋信史開三郡,

永土金甌盡日南。

斷節絕蹯乖上計,

窮兵黷武僭無端。

鴻梁凋朽集英殿,

砥柱傾頹拜將壇。

蝸角槐根爭不盡,

黎民忍使羸饑寒。

黎文盛將詩帖放回書桌上:“少保這是要……”

李道成捋著胡須:“首聯說得很清楚,要復秦漢版圖,收交趾為大宋國土。”

黎文盛心中悲涼:“真的已經……無力回天了?”

李道成搖頭苦笑道:“江山是他李氏的江山,信任奸邪,窮兵黷武,如今招致反噬,只能說……咎由自取。”

黎文盛問道:“少保修書與你,是要太師出面主持大局?”

李道成伸出枯槁的老手,指著頷聯上“斷節絕蹯”四個字:“蘇少保熟知掌故,這四個字,乃是當年丁朝南越時,大宋給丁璉在國書中的警告——‘聞王稱尊號,使遺王書,俾我為絕蹯斷節之計,用屠爾國,悔其焉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