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

做法很簡單,就是蜀人用了上千年的法子,竹籠盛石,一籠重達一噸半,用大竹筏將之運到堆放地,推入水中,便能形成堤圍。

種花家民族的基建屬性在中南半島南端被點開後,加上理工的幫助,進展飛快。

郟亶那邊同樣如此,關鍵的出入口,直接用鋼筋水泥結構修建閘門,然後兩頭一封,利用風力水車車走積水,就可以釘下竹木圍欄,然後挖泥加寬水道,用水道中的泥土構築圩田高堤,封圍出一片片巨大的圩田。

在九龍江大宋殖民地的上遊,還要修建分水工程,用於控制殖民地內耕地的水量,確保旱澇保收。

經過諸多的改造之後,這裏以後就是一處風水寶地,唯一的災害,就剩下了台風。

這個沒辦法,不過好在一年三熟,除了台風季,還有兩季。

占城人和真臘人,是不知道什麽叫精耕細作的,就這樣都還稻米多得吃不完,蘇油的計劃,以後西貢的耕作模式,只有三分之一的土地用於耕作水稻,其余的,將種植油料作物,經濟作物,禽畜飼料青儲作物。

西貢會成為來往船只的重要補給地,主要供給谷物,水果,蔬菜,工業以糧油加工及罐頭生產為主。

相應的,就還需要大力發展農業機械,漁業,纖維,網具,畜牧業、禽類、蛋類、肉制品、乳制品。

要做好這些,就還要發展飼料加工、養殖技術、育種繁殖技術,青飼料和幹飼料加工的機械設備……

十月,真臘給蘇油送來了十頭大象,蘇油郟亶廖恩三人才面面相覷,我的個去,我們怎麽把這麽重要的工程助力給忘了?!

蘇油對廖恩提出了嚴厲批評,我就說交趾幾個礦工程進展那麽快,蘇輻這小子把大象藏起來自己用了,丟他小幺叔在這裏吭哧吭哧傻幹,你怎麽都不知道提醒一下?!

廖恩覺得好冤枉,我是福建人,我也就玩過水牛,沒玩過這樣的大牲畜啊……

蘇油太開心了,這些大家夥,不是一般的聰明能幹。

對付它們只需要一種東西,糖。

真臘王的使節是個和尚,漢文流利,如今對這片沼澤的巨大變化也是嘆為觀止。

恭維了蘇油一陣後,邀請蘇油去他們王城遊玩,說真臘王請他參加一年一度的獵象活動,同時有生意相談。

上次真臘仆從軍帶回去的藥物,藥效讓國王驚訝莫名,請求大宋提供更多的藥物,幫助真臘。

蘇油欣然同意,讓蘇輻和石薇準備禮物,因為是出使,將李舜舉也拉上,張散作指揮。

平正盛隨邵伯溫回了浙江,聽說切羽樋已經完工了,雄心勃勃,準備邀請邵伯溫一道,回日本大戰怨靈。

結果邵伯溫一到浙江,就收到了邵雍去世的消息,於是邵伯溫放下一切事務,趕去陜西守孝,將平正盛丟在了浙江。

平正盛還是慫,覺得雖然得了小姑奶奶的法寶,那也是自保有余進取不足,憑自己一個人的實力,怕是打不過平將門,於是便又跟石通定制了一套鎧甲,可恥地溜了回來。

現在大水已過,眉山號可以沿著九龍江北上。

據使節所言,大船能夠北行到一個叫普農的地方,那裏是一處大城,再往上,九龍江就不能行大船了,再上遊就是陸真臘。

而普農有另一條河流流入九龍江,那條河叫洞薩裏河,大船可以從那裏轉入洞薩裏河,轉向西北,一路抵達一個巨大的湖泊——洞薩裏湖。

洞薩裏,在真臘語中,就是巨大的意思。洞薩裏湖周邊大平原,就是水真臘核心地區。

這個湖因為是坐落在上遊大平原上,所以與太湖類似,枯水期河水倒灌,大船進不去。

聽使節介紹湖中有超級巨大,通體漆黑的鯉魚,這就是蘇油興致勃勃出行的理由。

九龍江裏的鯉魚已經夠大了,現在兩三百斤那是常態,還有鯰魚更恐怖,體長三米,六百斤的巨鯰多的是。

郟亶在造溇港的時候,圍出了幾段橫塘,將水抽幹之後,光這幾段橫塘裏的魚,都讓廖恩的族人們撈了好多天。

吃是不可能吃完的,好些都被放到了圩田中心的魚塘裏邊養著。

抓到的最大一條巨鯰重達八百斤,光一條魚就夠工程隊所有人吃一頓了。

抓魚蘇油是大行家,教工程隊制作大魚籇放到江邊葦蕩裏,每天去收取一次,嘉定村的人就不差肉食。

李舜舉在船樓上看著兩岸的原始風光,看著偶爾來到河邊飲水的野象群,喝著蘇油制作的三泡台:“不意萬裏之外,風物也是可觀啊……”

蘇油笑道:“真臘王戰象五萬,不到這裏,誰敢信?”

那個和尚使節微笑著給蘇油介紹真臘的地理,物產,習俗,風度翩翩,儀容文雅,讓李舜舉和蘇油,石薇,對他印象都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