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

劉師道的注漿工藝方法對手工藝人來說是大逆不道,但是對於批量制瓷的大商家來說,就堪稱逆天了。

做陶器不行,容易被看出破綻,但是做瓷器有掛釉這道工序遮掩痕跡,批量獲得瓷胎那是輕而易舉。

而且因為有模具支撐,做大胎的難度,被這種方法克服了!

可以說幾次海貿數千萬貫的利益裏邊,這娃有三分之一的功勞,這個獎章就是最大的獲益者——趙頊特批的。

玩手工藝不行,玩灰漿澆鑄那是一把好手,比如這次湄洲突擊修造供三萬人居住的房屋,除了磚石梁柱之外,墻體和瓦頂用竹筋混凝土快速建造,就是劉師道的創意。

所以蘇油雖然很不想給他發這個獎章,但是捏著鼻子也得發。

安慰鼓勵了研究人員一番,第二天,蘇油乘坐馬拉軌道車,前往安豐州煤礦視察。

即使是管理人員乘坐的高級車廂,這段旅程也沒有什麽舒適可言。

車廂和後世小公共汽車差不多,一輛車能坐三十人,兩匹馬便能輕松拉動。

車廂還分了客貨兩用,還能夠掛接,大運載量時用四匹馬,拉六節五噸載重量的車廂都沒問題,一次能運三十噸的煤。

不過那樣就慢了,不像現在,從冶州到安豐煤礦,短短二十五公裏,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當然這與大員視察沿路清道也有關系。

一路山頭,褐色的泥土下面,露出的很多巖石都是黑色的。

石鍮介紹那也是煤,不過沒什麽開采價值。

安豐煤礦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原始森林,如今在開發的,僅僅是幾處山谷。

鐵道盡頭分出了好些分支,分別通到幾處山谷之中。

最大一個山谷叫玉凰山,山谷已經被揭去了一部分地皮,露出了黑黝黝的山體。

“轟!”

山上噴湧起一股黑色的煙塵,那是爆破隊在實施爆破作業,然後一大片山坡嘩啦嘩啦地垮塌了下來。

無數民夫將煤塊鏟進馬拉大車的車廂裏,然後拉著馬車送來火車站轉運。

這裏已經成了一個礦業小鎮,車站同時就是鎮中心,同時也是煤礦辦公大樓。

整個安豐煤礦有三千礦工,有輪休,平均一天能夠挖掘生產兩千立方米的無煙煤,換成重量是三千噸。

這就是炸藥加露天的優勢,大宋境內的幾處煤礦,最大的日產也不過三百噸,都饞哭了。

這裏的物資全靠冶州運輸過來,四通商號薪水給得不差,交趾礦工們收入豐厚,鎮子正在向四面八方擴張,不少木板墻瓦頂的房屋也在規劃的街道兩側修建起來,都是鎮上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給自己安的家。

鎮上還有五金店,酒館,飯店,雜貨鋪,還有一家成衣鋪。

看了一圈,石薇就把眉頭皺了起來:“為什麽沒有衛生所?還有汙水溝也沒有。”

石鍮苦著臉:“汙水溝好辦,醫生真不好辦,現在到處都缺大夫啊……”

石薇想了下:“要不我找兩個師兄過來吧,這樣下去可不行。”

蘇油安慰道:“這才一年時間,能把路修好都不錯了,不過有個道觀倒是很好的,除了給人看病,還能傳道積累道功。要是天師府能夠大力支援,我可以讓交趾各州縣給天師道普建道觀,順便當醫院。”

石薇笑著點頭:“在佛家祖庭邊上開治壇,想來天師哥哥沒有不樂意的。”

在洗礦區邊上,蘇油發現一塊大黑石頭:“小石頭,這就過分了吧?這東西也能到處亂扔?”

石鍮剛剛才挨了批評,趕緊悔過:“那我一會兒就找人給扔溝裏頭去。”

蘇油跟著就是一腳:“看看這貝殼紋,這亮度,這是煤精!又叫墨玉!你是不是瘋了你!”

石鍮有些楞:“能幹啥?”

蘇油反而“呃”了一聲:“能夠……雕刻印章,裝飾品……”

石鍮撇了撇嘴:“那誰愛要誰要吧,我現在天天抓大局……”

這就被鄙視了,蘇油只好摸摸鼻子:“我要,一會兒我帶走。”

煤礦早期是俘虜軍們開采的,可以說只是保證了最基本的生存,類似於勞改,發展到現在,很多方面都沒有跟上,讓石薇非常不滿意。

蘇油也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於是立出了“刑滿釋放”和“立功減刑”的辦法,同時要求要在民生,住房,醫療衛生上,對礦區給予特殊照顧。

為此特意在煤礦上考察了兩天,由石薇給出了礦區在目前條件下的衛生管理條例,提拔了幾個曾經有過醫療經驗的充當臨時衛生員,對於一些簡單的醫療救護進行了應急培訓。

這讓蘇油想起了赤足醫生這件神器,不過交趾一帶信巫不信醫,真那麽搞可能土著們更加抵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