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七章 鐵板釣魚

更難得的是這個大硨磲的殼子。

這是一只老硨磲,殼子的中間,是已經玉化的牙黃色,外圍是純凈的潔白,中間夾著一些透明的金黃細絲和色塊,向邊緣顏色漸漸加深,變成金黃色,橘色,最後在最外緣,變化成淡淡的紫色。

大宋最貴重的就是紫色,李舜舉摸著硨磲厚實的紫邊:“這個太貴重了,非人臣所能有啊,這得磨出多少珠子啊……”

蘇油翻了個白眼:“磨珠子可太浪費了吧?這麽珍貴的大料,當然要做成一個完整的大作品。”

說完將楊蒔的鼠毛筆取來,在硨磲內面加上幾筆:“大體這樣,弄成一個金烏雪島紫霞圖,不是更為妥當?”

文人的想象力都是很豐富的,李舜舉接果筆來,按照蘇油勾勒的那幾筆,迅速地添加上圖案,很快,一副彩色的海峽日出圖案就出現在了硨磲殼內。

兩側是白色的大陸,中間是金黃的海水波紋和白色的島嶼,遠處和上空是雲後金黃的初日,以及橙色紫色的天空。

“妙極!”李舜舉哈哈大笑:“太有意思了,這可得好好設計一下。”

突然想到個問題:“光畫不行啊,能加工出來不?”

硨磲質地比較脆,好磨不好雕,要是用傳統玉工的法子,這玩意兒還真就只能用琢玉沙切了磨珠子。

蘇油笑道:“蜀工的器械,早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都監自管好好設計,他們完成你的大作沒有問題的。”

蜀工的玉工如今已經用上了雕刻筆,類似後世牙醫的磨牙支架,通過三個球關節連接的支架,形成一個雕刻臂,就能實現三百六十度靈活自由的運動。

每個關節連接處裝有皮線輪,能夠將腳踏基座上的大輪運動傳遞成雕刻機臂端夾具的高速轉動,只要夾持上各種磨頭和磨針,就能實現大型玉器,石器和木器的雕刻與打磨加工。

雕刻筆的發明,極大地解放了工匠們的手腳,大家可以坐在材料面前,像作畫那樣加工大型立體題材了。

而且精細程度,堪比工筆。

經過蘇油的講解,李舜舉方才明白過來,看著兩枚巨大的硨磲殼:“那這次我們就給官家做兩件大器,作為明年朝天節的貢禮。”

鵝頸藤壺因為如今還沒有人吃,所以非常大,真實歷史上直到百年後,宋人在《三山志》中才有這樣的描述:“龜足,以形名,坳中肉美,大者如掌”。

烹飪方式十分簡單,和普通海鮮一樣,一般適合白灼或是酒蒸。

如今的熱帶海洋底撈技術非常原始,潛水抓捕沒有清晰的視野,基本就是靠瞎蒙。

有了地丁膠,就能弄出潛水鏡,潛水足蹼,彈力魚槍,再加上可以打開倒刺的鋼質魚箭,海底簡直就是一個任人采擷的大寶庫。

蘇油用火硝制得一個冰盤,將魚膾,龍蝦膾,螺貝肉片擺到了冰盤上面,每人調配上一碟芥末醬汁,大家一起享受來自大海的味道。

幾大盆白灼海鮮端上來,巴掌長的明蝦,蠔,蛤蜊,還有就是龜爪螺。

李舜舉拿起一個螺,照蘇油的辦法用手撕開螺殼底部的厚皮,啄了一口裏邊濃郁的汁液,然後將皮殼撕開,將螺肉吸進嘴裏,頓時就露出一股極度舒適的表情。

蘇油笑道:“怎麽樣?我沒騙人吧?堪稱世間極品對不?”

李舜舉又啄了一口自己的手指頭:“妙極,這東西能送入宮嗎?”

蘇油想了想:“這個不大可能了。就算解決了海產運輸的問題,這海水還得加溫呐,否則熱帶的魚蝦水產,不等送到汴京全得死。”

李舜舉又拿起一個:“可惜,真是可惜。宮裏只能吃到幹貨,殊不知新鮮的海產,別是一番滋味。”

王韶在一邊狂吃龍蝦,聞言也抓起來一個:“真就這麽好吃?”

很快,所有人都加入到爭奪龜爪螺的行列。

於是蘇油又做了一盆,這次加了柑橘汁,香葉和料酒,滋味又是不同。

李道成訝異道:“老夫枉活了這麽大歲數,竟然不知道交趾尚有此等美味。”

王韶呵呵笑道:“李老你不用不好意思,據明潤說福建,廣南也產這個,但是我們還不是一樣不知道?怕是只有他這等南北皆精的大吃貨,才能留意到這樣古怪的東西。”

蘇油吃了一塊魚膾,表示不滿意:“他們在水裏玩太久了,這魚膾不夠新鮮,走,正盛,幹臣,我們再去搞幾條鮮活的。”

等到孫能和平正盛來到船尾,蘇油一人發給他們一根竿子,孫能看著繩子上明晃晃的金屬片有些發怔:“老師,你覺得多傻的魚才會吞這個?”

蘇油說道:“釣魚這門學問,它不是理學,是玄學。有時候你技術再好,就是釣不過新手,有時候你用再精致的餌料,也釣不過用草葉螺螄的老農,嘿嘿嘿,所以信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