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

“話別說得這麽難聽嘛。”黃永苦口婆心地說道:“明公,舊州不管歸誰,關鍵是,咱的利益,是多了還是少了,對吧?”

“如果歸宋之後,利益比現在還多呢?官職比現在還大呢?”

王珍變得若有所思起來。

黃永繼續說道:“當年魯肅勸孫權迎戰曹操,理由就是臣下皆可降,而孫權不可降,說白了,就是群臣大賺,孫權大虧。”

“明公,你覺得自己現在的處境,是張昭,還是孫權?”

“會安市舶務,那是多大的流水?以明公之能,就能將局面做到這麽大?我們舊州城,光這兩年擴建的倉儲,碼頭,多掙了多少?這些利益,誰帶來的?”

“如今的局面,就是占王不拿下舊州不放心,大宋不拿下舊州不死心。”

“明公要是能有如小將軍那樣的氣魄膽識,黃永即便肝腦塗地,也要想辦法給明公縱橫遊說,替明公死保這一州之地。可是明公,你自己分明就不是那樣的人啊……”

王珍摸了摸自己皮甲下肥肥的肚子,不由得嘆了口氣。

黃永說道:“既然事機如此,那就只能順行,不可逆抗。”

“有舊君呼召,不為失義;有新王不仁,不為違道;有人心思宋,乃順從民命;有宗主仁德,乃慕仰天恩;有三州舉事在前,不為首逆;有諸處皆未歸效,不比迫降。”

“明公,如窮蹙投宋,是為被逼無奈,但是如果戰勝偽王,震動國中,激勵三州,投歸大宋,以首效之功,入天朝版圖,大宋能惜一節度之職?”

“明公乃是做老了生意的,梳理利弊,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嗎?”

王珍點點頭:“既然有這麽多好處,為何都要給我?大宋那邊直接出兵占了不就好了?我幾次求援,為何大宋還扭扭捏捏,都不發兵?”

黃永賊笑道:“明公,真當大宋沒有發兵?兩千藍衣軍,你真當是自己飛來的?對面市舶務,如山滿倉的金銀貨品,真當大宋一點都不怕搶掠?”

王珍有些糊塗了:“怎麽這麽多彎彎繞?”

黃永笑道:“大宋作為宗主國,要的自然是個體面,不能給諸國留下覬覦藩國的話柄。”

說完又道:“這不正好?大宋已經將全部梯子都架好了,就等著明公揚威南海,一戰成名。然後向宗主痛訴藩王無道,順應老王之命,首先投效。”

“此等際遇,正為明公而設,不得不說是天大的福分!我估計啊,大宋待明公,當不比錢塘錢氏稍差。”

王珍搓著手:“那老黃你趕緊再去江對面,跟那邊說說,看看是不是真這麽個意思,要真是的話,咱就演個全須全尾!”

黃永笑道:“不害怕了?”

“怕!怎麽不怕?”王珍一瞪眼:“不過有大宋在後邊撐腰,怕……也怕得輕些?”

說完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要是真能勝過這一場,那我們再截斷橫山關守軍的歸路……”

黃永一拍大腿:“好決斷!要是能再迫降良保故倫,偽王休矣!更是大功一件!”

不說兩個老奸巨猾的人在廳中商議細節,只說王德氣鼓鼓地來到軍營。

陳田對著他招手:“公子來,我們給占城人設了個陷阱,你看如何?”

王德摘下頭盔:“我那爹膽小如鼠,我就不知道訶黎有什麽好怕的,反正要我再當別人的財產,那我寧願和他拼死在戰場上!”

陳田笑道:“你爹也是為了你著想,這麽大份家當,考慮得就多,不說他了,公子來看這布置如何。”

王德湊過頭去,只掃了一眼,便指著州城的西南角:“這裏,有問題。”

陳田笑道:“對,占軍攻城,兩個城角突出部位,肯定是重點攻擊地區,這裏不好守護。”

王德問道:“那該如何?”

陳田說道:“只有將這兩個角挖掉,變成這樣……”

說完在地圖上用鉛筆畫了兩道曲線:“利用城中屋宇,截斷街道,做成甕城,我們守在屋頂,將他們放進來打!”

王德接過鉛筆,將圈子畫得再大一圈:“東南和東北兩角,穿過街道,一邊進來是校場,一邊進來是普照寺。”

“兩處地勢開闊,能容納不少兵力。待到占人蜂擁而入,我們便在此周圍,射殺他們!”

說完又留下幾處口子:“這裏,還有這裏,待其丟魂喪膽,我可以率步軍突進,予以剿殺!”

陳田滿意地看著王德:“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你爹要是有你一半的膽色就好了。”

說完一指帳中的武備架子:“那是老夫的板甲和長刀,老夫如今穿著上戰場就是個笑話,便送給公子了!”

那可是二林部的鍛造滲碳鋼甲,還做了烤藍工藝,發出冷幽幽的暗光,王德早就垂涎已久,聞言不禁大喜:“多謝陳公,王德定不辱沒長者厚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