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

見石薇和年輕人都是一臉的懵逼,蘇油解釋道:“據《後漢書》記載,馬援南征交趾時,常服食薏苡仁,因為他發現當地土人用它驅除瘴氣。”

“因為南方的薏苡實大,凱旋時,馬援便帶了一車薏苡,想著帶回家鄉種植。”

“回到京城後,人們便猜想馬援帶回的是南方的奇珍異寶。”

“馬援死後,有人上書誹謗,說他曾在南征的時候,搜刮了一車珍珠文犀運回。當時的皇帝劉秀聽聞之後,大為震怒。”

“因此以馬援一生功績,也只有草葬,就連賓朋故舊也不敢上門去吊唁。”

“馬援的家人先後六次上書申訴冤情。家鄉雲陽前太守朱勃也上書為馬援鳴不平。劉秀這才命令以禮安葬。”

“直到漢章帝時,才派五官中郎將持節追加策封,謚馬援為忠成侯。”

“所以司馬學士有詩——佳實產南州,流傳卻山瘴。如何馬伏波,坐取丘山謗。”

“大蘇也寫過:伏波飯薏苡,禦瘴傳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讒言傷。”

年輕人頓時大生仰慕:“兄長真是博文強記,實在讓人佩服。”

說完有吞吞吐吐地說道:“只是……如此稱夫子,怕有些……不太恭敬吧……”

石薇不由得抿嘴笑,轉移了話題:“各地藥名不一,這的確是個麻煩。好在你也是蜀中人,你寫的藥名,我基本也知道。”

年輕人這才想起來這事,再次施禮:“此書售價一定不菲,小弟行醫多日,倒是也積攢了一些錢財,該多少錢,小弟應該照付才對。”

石薇嗔道:“不是說好的賭注嗎,你贏了,這書就是你的。”

年輕人很窘迫:“嫂嫂就別拿小弟開玩笑了,我這醫術在嫂嫂跟前,怎敢相提。再說了,那個風疹的病例,我小時候曾經給人治過……”

蘇油猛然想起一個人來,將扇子啪地一合:“我知道了!你姓唐,唐慎微唐審元!是也不是?!”

年輕人大吃一驚:“我一介鄉醫,兄長何從認識我?”

蘇油笑道:“趙公前幾年按蜀,說是采訪蜀州晉原的時候,得了風疹,被一采藥少年救治,很快就好了。”

“但是少年告訴他,說這病在一定的時候還要復發,擔心趙公倉促發作一時難請醫生,於是預留方藥,囑咐他在某年某月舊病復發時,按照留方如法治療。”

“果然,到了少年醫師預定的時間,趙公的風疹突然復發,趕忙取出少年預先留下的方藥依法救治,經過半月的時間,徹底痊愈。”

“趙公這才得知少年醫術高明,連忙派人找尋,卻已經不見了少年蹤影,只訪得少年乃華陽世醫之家,姓唐,名慎微,字審元。”

“嗜好經方,因此為讀書人治病從不收錢,只求以名方秘錄為酬。故而收集到很多經方,是不是?!”

“你可讓趙公好找啊,竟然跑到南海郡來了!”

唐慎微越來越驚訝:“當年留方之後,因為一味三七,我便去了嶲州,後來得知此藥出於大理,於是又去了大理。”

“聽聞交趾播亂,我想肯定有大量災傷需要救治,於是又跟小高相爺一起去了廣南。後又聽聞朝廷在湄洲安置河北移民,心想他們肯定會水土不服,便又來了湄洲。”

“兄長你到底是誰,與趙公如此相熟?還知道我的名字?”

蘇油有些哭笑不得:“虧我在蜀中托人遍尋於你,結果你就在身邊不遠。”

石薇笑道:“這是我夫君蘇油。”

唐慎微大驚失色:“嫂嫂原來就是栩衛仙卿石娘子!”

呃……不是應該先拜見我嗎?蘇油有些發愣,趙抃來信說唐慎微其貌不揚,言語憨直,不以仕途診金為務,只對經方興趣頗深。

說白了,就是一情商超低的家夥。

不過和陳昭明一樣,因為專業知識太突出,掩蓋了這方面的缺陷而已。現在看來,還真是一點都沒錯。

就聽唐慎微說道:“無怪那風疹方似曾相識又說不出出自哪裏,原來是出自荊湖南路的峒方!嫂……仙卿,我……沒猜錯吧?”

石薇點頭:“是的,這是四哥抄給我的驗方。”

唐慎微說道:“我的方子重用黃芪,而仙卿重用桑葉、竹葉、毛冬青、蘆根。都是南洲隨處可見之物,因地而治,便宜很多,說起來,還是郡君的的法子更好。”

石薇說道:“治病救人,沒有什麽好不好,藥合用就成。倒是你的這身醫術,難道盡是祖傳?蜀中沒有什麽姓唐的名醫啊?”

唐慎微滿臉通紅:“我家雖然世代行醫,但是祖輩的醫術,其實……我正是痛感與這一點,才廣采經方,結合自己的思考辯證,推斷效用。我治好的一些士大夫們,在讀書的時候讀到醫方,也常常摘錄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