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

王懷很悲傷,我就知道是這樣……

四通商號與小蘇少保的淵源極深,國家的牧馬大業,搞不好就要給豪富們的產業讓路。

蘇油見到王懷垂頭喪氣,明白他的意思,笑道:“老王你別這樣,帶隊的想必是我一位故人,不過估計他們待一陣子就會離開,不要胡思亂想。”

王懷嚇了一大跳,傳言少保會讀心術,剛剛那點不恭敬的心思,搞不好已經被他知曉了,趕緊拱手:“豈敢豈敢……”

勘探地在一處荒郊野外,濮陽地勢平坦,蜀中傳統的高大天車遠遠就能夠看見。

蘇油一路觀察地形,已經看到以天車為中心,草木的枯槁程度,比一路行來差了很多。

一個壯實的身影站在山路上,身穿兩浙路生產的蕉麻棉紗混紡粗布,藍靛染就的新式工裝,臉上已經有了一把絡腮胡子,神情憨厚質樸,估計是事先接到了通知,在此迎候。

蘇油一見到這個身影立即打馬狂奔,來到他的身前甩蹬下馬,跑上去將他一把抱住:“拴住哥!”

那漢子反而愣了一下,接著眼淚就流了下來,伸出大手習慣性地拍著蘇油的後背:“少爺,你現在是朝廷重臣,使不得,小心失了官體。”

蘇油這才穩定了一下心神,松開了李拴住上下打量,眼角也含著眼淚:“拴住哥這身板,我看範龍山都幹不過你!娟兒姐呢?”

李拴住笑道:“聽說少爺要來,婆姨樂得快要失心瘋了,在忙著給少爺做飯呢!”

李拴住如今是快四十的人,他可以算是大宋第一批新式產業工人,一路成長為技術員,勘探員,礦廠廠主,如今是四通首席勘探師和礦業司司長。

繼承了李老栓探礦的本領和李大栓雄健的體格,加上長期的野外生活,集體生活,當年嚴肅踏實的少年,如今卻養成了外剛內謹的性子。

將馬扔給後邊跟來的王懷,蘇油和李拴住並肩前行:“拴住哥,怎麽找到這裏來了?”

李拴住笑道:“四通情報司說這裏發現了黃姜,綠豆,因此過來瞧瞧。”

李拴住嘴裏的黃姜和綠豆不是植物,而是兩種巖層,“鑿井審巖”,如今也是四通礦業司的獨門絕技。

用理工的標準定義,黃姜的全稱應該叫做“蜀州盆地石灰巖標準顯示地層”,是蜀中出鹽礦的標準地層。

而綠豆則是“延鄜肅石油帶標準顯示地層”。

發現了這兩種地層,出鹽井和石油的可能性很大,在勘探地質學上,這兩種地層其實都叫做古生界凸起,不過蘇油和李拴住都不知道。

石油的工業開發初具雛形,引起了重視之後,大宋境內出油的地方,竟然突然多了起來。

原來早就有各地的油苗被當地土著們發現,並且開始了簡單的應用,只是因為通訊和交通不暢,多年來不為外人所知而已。

現在陜西路的鄜州、延州、雲南大理、廣南東路的南雄,都有石油發現。

甚至蜀中嘉州開鹽井的時候,都偶然開出來了一口。

如今的石油,主要生產瀝青,石蠟,煤油,潤滑油,油墨,碳粉,粗苯,凡士林。

以往宋人用石油制作的“黑燭”,燒起來黑煙能一夜間熏黑一個帳篷,只能是下等人家用的東西。

如今經過四通的精煉,分離出石蠟之後,光亮無煙不說,一支蠟燭的燃燒時間比以前延長了三倍。

加上硝酸鉀溶液泡過的蠟燭芯能夠自動在燭光的紅焰中分解,免去了剪蠟燭芯的過程,顏色也晶瑩如玉,再添加點芳香劑,石蠟明燭,立刻成了中產以上人家的首選照明產品。

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項,就已經是無盡的利源,因此基本上只要開采出來,那就是滾滾財富。

蘇油問道:“有收獲嗎?”

李拴住說道:“我們從開封一路找過來的,我發現一個現象,從開封到這裏,黃姜綠豆的分布越來越淺不說,還呈一個喇叭狀,一會到了營地,給你看地質勘探圖。”

來到營地,就聽見大灶那邊一個潑辣的女聲在安排:“少爺是個嘴刁的,這上頭不能馬虎了,麥苗兒等雞湯燒開後記得把火撤了,敷上爐灰,少爺喜歡喝清湯,不喜歡喝濃湯……”

“鯉魚得先裹了面炸塊再燒,還要記得在面裏邊加姜汁……”

“葷菜不用多,而且每個都得有蔬菜來配,這蒜苗少了,當少爺跟你們一樣貪肉吃啊,一會兒炒回鍋肉,蒜苗得比肉多……”

蘇油就忍不住好笑,接口說道:“哪裏就這麽講究,當年和拴住哥祖孫三代一起火塘邊燒薯蕷吃的時候……哦,那時候娟兒姐你還沒過門呢。”

“所以我說結婚別太早,沒想到原來自己嫁了個大胡子吧?”

話說完人也轉到了大灶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