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明潤救我

蕭禧覺得這東西已經是極品了,不由得好奇:“那真正的雪糕該是什麽樣?”

蘇油說道:“真正的雪糕,應該是這個糕能夠附在這根小木片上,一只手就可以吃,還能空出一只手來騎馬,沒有粘度的東西,怎麽能叫糕呢?”

蕭禧覺得蘇油說得有道理,的確,不能拿著吃,就不能稱作糕。

就聽蘇油又說:“這箬葉盒子也是多余,直接用面粉蛋皮燙個卷筒,上頭來一勺這個,吃完冰雪吃蛋卷,多美?”

蕭禧對蘇油的橫挑鼻子豎挑眼不覺有些好笑,早聽說這娃是大宋第一飲食大行家,看來這傳言不假。

堂堂一國國公,竟然在吃食制作上如此挑剔,也真是沒誰了。

兩人一路耍笑談論著,漸漸靠近州橋碼頭。

六月的汴渠水力充沛,第一批漕船已經抵達,運送的乃是兩浙路的淡水水產加工產品。

鳳尾魚罐頭,豆豉魚罐頭,蟹黃醬,這幾樣在京中銷售火爆。

如今的汴渠上輸送的大宗貨物,依次主要是六月淡水水產,七月海產,八月南海綱運,九月淮鹽,十月漕糧。

之後開始則是反向,從西京洛陽過來,十一月毛氈,毛線,羊裘,牛皮,面粉;十二月進入肉類旺季。

一月到五月,是國家儲備調配的淡季,但是商家們卻又繁忙了起來。

一月是京中各工坊簽單備料的階段,運河上來往的各種生產物資是大宗,國家調控的主要就是煤,鐵,如今還要加上銅,錫等各種金屬,以及三酸兩堿水泥鉀肥等物資。

真正的物流運輸淡季,差不多就一個三月,不過那時候汴河上又全是遊春的花船了。

如今的汴河碼頭上正是調倉的時候,各家商販都在忙著打折促銷,以騰空庫房。

海綱已經開始從南海發運,只需要十天半月便能抵達杭州,八月初抵達汴京,緊跟著就是海交會。

真真是一天都耽誤不得。

五十米高,彩色玻璃鐘面的州橋碼頭鐘樓,是汴京城的大地標。

“汴京有個大鐘樓,半截杵在天裏頭。”是汴京如今比較流行的童謠。

碼頭最大的變化,就是地上密如蛛網的鐵軌。

大宋的鐵軌,最早是木軌包鐵皮,後來換成了水泥包鐵皮,再後來變成n字沖壓純鐵軌,之後厚度越來越大,漸漸有變成實心鐵軌的趨勢。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見證了大宋鋼鐵產量從漸變到質變的飛躍過程。

今年有一條道路,將是大宋第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鐵路。

為了解決汴河航運擁堵的問題,一半的船只,將在大宋東面五十裏的陳留駐泊。

而汴京州橋碼頭倉儲和陳留碼頭倉儲之間,將架設起一條雙軌馬拉鐵路。

鋼軌通過道釘釘在枕木之上,一米就是三十公斤,二十五公裏,將耗費七百五十噸鋼材。

用如今習慣的斤來計算,差不多就是一百五十萬斤!

可以武裝三十萬軍隊的鋼材,僅僅鋪設了短短五十裏的一段鐵路!

這也是遼國對大宋感到滿意的地方,這個國家,鋼鐵不是用來強軍,而是用來鋪地,夠慫!

不過如今蕭禧看著州橋碼頭的景象,卻又有些眼紅:“此等熱鬧,我大遼何日才能有啊……”

蘇油好心地安慰道:“很快的,如今兩國交好,只要等到貿易互通,你們的東南二京,很快便能興盛繁華。”

蕭禧差點從馬上摔下去:“宋皇……官家同意我們的方案了?!”

蘇油點頭:“昨日你離朝後,我們又商議了很久,陛下原則上同意了,不過細節上需要耐心磋商。”

蕭禧喜不自勝:“那也總是成了!”

蘇油耐心地說道:“使相可別高興得太早,貿易貿易,互貿互易。使相,貴國能用來和我朝貿易的東西,實在是不多啊……”

“如果你們僅僅是打著將歲幣換成等價的各類貨品的主意,蕭兄可就錯大了。”

“不是兄弟我想背一個親遼背宋的罵名給你提醒,實在是……算了不說了!”

說完一指州橋:“過了這座橋,對面就是大相國寺,我家漏勺最喜歡走由我抱著騎馬過這橋,大陡拱跟翻山似的,每次上下都咯咯直笑……”

蕭禧對蘇油的思維跳脫有些無語:“漏……漏勺?”

蘇油笑道:“就是撈湯餅的笊籬!不過我家小老二也叫這個乳名,賤名好養活嘛!”

“啊?哈哈哈……”蕭禧不由得失笑:“明潤乃是堂堂探花,怎麽給孩子起了個……起了個……不對我們先別說你家老二,更前面的那段,什麽意思?將歲幣換成貨物,有什麽不妥嗎?”

“啊?你們還真打著歲幣換成商貨的主意?”蘇油一副吃驚的模樣:“誰給遼皇獻上的此計?你家皇帝怎麽沒斬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