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守住了

“你!”王珪躬身道:“陛下!瓠子口決,蘇油以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請立即卸了蘇油的差遣,由中書主理此事,務必將瓠子口恢復,避免出現漢代的慘況!”

好精巧的算盤!

如此一來,之前救河的功勞被全部抹去,剩下的就是保住宣防殿的大功,以及元豐三年救河的全部功績。

呂公著搖頭:“王相公,你治過河嗎?你考察過河情嗎?你知道曹村埽有多高嗎?知道為了救治這次災難,三司動用了多少物資?樞密院調動了多少軍力嗎?”

“呵呵呵……怕是你直管的中書,下了多少道給地方州府的敕命,都不清楚吧?”

“現在你要將治河之功拿走,那請問自七月以來,中書給開封府下達了多少條與河情有關的敕令,咨文,通告?開封府又回復,奏報,申請了多少條?”

王珪頓時滿臉通紅。

呂公著對蔡確笑道:“中書裏邊,怕是蔡參政才比較清楚,所以說,這事情歸於中書,不會更好,只有更糟。”

蔡確不敢接這個捧:“我也只記得大數,大略,具體是不知的,呂公擡舉我了。”

王珪惱羞成怒:“他蘇明潤就知道?!”

蔡確心裏翻起了白眼,這尼瑪的豬隊友,給你遞台階不知道下,上趕著找臉打!

果然,就見蘇油從書架上取過一個档案袋:“這是關於開封府往來文字的編档,當然只是摘錄,到此刻為止,開封府一共上報軍機處河情條陳一百三十六項,軍機處轉送三司三十九條,送樞密院一十七條,送中書六十二條,剩下的自行回復。”

“而軍機處,下開封府敕令七十三條,轉送來自中書敕令五十八條,樞密院六十二條,三司十九條。”

“所有公文,都有往來答復,如果一日之內沒有收到回復,軍機處會上門督辦所要,呂公,昨日發給你的組織居民打掃衛生事,聯絡天師府,大相國寺闔城消毒事,統計受災損失事,準備生產恢復事,你還沒有給軍機處報上詳細時間表。”

“這些東西,我記得一個月前的預案裏邊,就曾經發放給了開封府的,當時你們是簽了回執的,怎麽,沒有做在前頭嗎?”

呂公著從袖中取出一疊卷宗:“昨晚該晁無咎來收取的,結果沒來,於是我給你們送過來,順便看看是不是出了什麽事情。”

說完將卷宗放在桌上,對諸人拱手:“陛下,列位,開封府的事情還多,容下官先行告退。”

說完又對趙頊施了一禮,從容退出大廳,轉身走了。

呂公著年紀比王珪還要大一歲,呂家已經出了兩代名相,而且呂公著大有可能成為“相三代”,門生故舊遍布朝堂,完全用不著給王珪什麽面子。

他倒是走得輕松瀟灑,丟一屋子人在這裏尷尬無比。

呂公著的意思很明顯,中書裏邊算靠譜的就一個蔡確,王禹玉是文字之臣,搞點文字工作還可以,至於治河這樣危急的實務,陛下你好好掂量該用誰不該用誰吧。

軍機處裏雅雀無聲,王珪感覺自己臉在火辣辣的疼。

蘇油輕咳了一聲:“這是軍機處的制度,剛剛呂公問的那些,都在這档案袋的封面上貼著呢。”

趙頊將档案袋結果,果然,上邊貼著標簽,還用鉛筆寫著綱要。

將档案袋放到桌上:“相公稍安勿躁,事情現在如何尚未知曉,第四次洪峰過開封,呂公著將府城戒嚴,請太後移宮開寶寺,為天下臣民祈福,這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朕在深宮,也知道此次河情的危急程度。”

“改官制,是我朝的大事,蘇頌和畢仲衍那裏奏報,唐六典即將修訂完畢,大部已經在付版了,加上畢仲衍的《備對》三十卷,合理的,中書能采用的,也要采用,此事輕忽不得。”

“王相公擔憂國事,也是拳拳愛民之心。這段時間裏,除了軍機處這邊辛苦,相公那邊,也很辛苦。”

“河情這邊的具體細節,怕是精力有限顧不過來,還是先回六朝會要編修局,主持朝政和官制的大事要緊。”

“關於河情這些勞力的細務,中書那邊,相公掌總就行,具體的,還是讓蔡確,章惇他們體健年輕的來吧。”

王珪心中對趙頊簡直感激涕零,這個台階要是還不下,那就真的要給僵死了:“臣領旨。”

送走了王珪,趙頊看著地圖不由得一陣煩悶:“登極這麽些年,有幾個好年成?難道真是朕寡德昏庸?”

嚇得眾臣趕緊躬身施禮,蘇油說道:“陛下,天將降大任於斯人……”

趙頊揮揮手:“這些安慰話我聽夠了!”

蘇油說道:“陛下,那臣換一個說法,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