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

蘇油對趙頊拱手:“陛下,你看啊,我們家扁罐眼看著就要十歲了,就那調皮搗蛋的性格,以後……那啥……找新婦怕是讓士大夫、勛貴人家有些為難。因此臣想著……是不是……可以先預定一個……”

“哦……”趙頊表示很懂這套路,打量了蘇油一眼:“就是某人從小太頑劣,需要找一個厲害的人兒拘著他的路數對吧?”

“陛下果真是聖明燭照!”蘇油得意地說道:“就是好比拙荊!”

“陛下你想啊,以薇兒那麽剛烈的性情,那麽高強的武藝,要不是臣自幼將她拘到現在,滿天下幾個人能鎮得住她?!”

“什——麽?”趙頊都差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朕的大宋,竟然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你懼內的名聲都傳到高麗去了好不好?!

“哈哈哈哈……”趙頊笑得筆都有些拿不穩了,一滴墨汁滴到了紙上,這字就練不成了。

讓小黃門收拾了書案,趙頊對蘇油說道:“這事情我準了,不過人家畢仲衍願不願意,得看人家的意思,這個我也管不著。”

“行!”蘇油很高興:“剩下的交給為臣去辦!”

趙頊端起茶杯,想到剛剛蘇油冠冕堂皇的說辭,又忍不住想笑,害怕臣子面前失儀,只好又放下茶杯:“我好像記得,畢仲衍是畢士安的曾孫啊,怎麽這麽窮?”

蘇油正色說道:“畢文簡公乃我朝士大夫楷模,雖然起於潛邸,達於宰執,然平生不置私產,不樹黨朋。”

“治喪之日,家道已屈,天子憫其清節,賜銀五千兩,才辦完了喪事。”

“再看如今的官場風氣,貪腐盛行,陛下除加強監督治理之外,對畢文簡公這樣的清正廉潔之臣,正當大加獎掖。”

“臣正是仰慕其家風,才請結秦晉之好。可臣聽說,畢仲遊與其兄同舉進士,至今卻也沒有得到一個什麽職位?”

這種情況和蘇轍很像,兄長得罪了朝中大佬,連做弟弟的跟著吃虧。

趙頊問道:“可是文采不彰,科場僥幸?”

蘇油笑了:“陛下,仲遊幼妹年僅八歲,已是詠絮之才,難道以他們的家境,還請得起教師?”

“畢仲衍入仕,這個幼妹是誰教育出來的?”

“範純粹轉運陜西,給臣來信說府中缺乏得用之人。陛下不妨取其文一觀,如果入眼,便命入範純粹幕府效力如何?”

趙頊點頭:“轉運司幕府不入流官,這個你就可以辦了,沒必要告訴我。”

蘇油躬身道:“遇到人才,不推薦給陛下,那就是臣的失職。但人才到底合不合用,是不是真正的人才,卻不是人說了算,而是要實打實的取得功績才行。這就是陛下的事情了。”

趙頊嘆氣:“滿朝文武,唯你謹慎。對了,兩制以上舉薦武人一事,你可有人選了?”

蘇油也嘆氣:“有,臣那個跟班程嶽本來是好的,可是性格過於懶散,臣也不敢推薦給陛下。不過他兄長程杲也不錯,忠勤王事,可當一面。”

趙頊說道:“另外推薦一人,程杲平定河北和鄆州梁山泊匪患,已為王克臣所薦。”

“哦。”蘇油想了一下:“那臣給陛下推薦一個將種,順州刺史劉紀長子,劉世恒。”

趙頊皺了一下眉頭:“夷人?”

蘇油說道:“他爹雖然是以廣源州觀察使身份投降過來的交趾武臣,但是家族是廣源州的漢人豪族。”

“這小子不是一般的機靈,剔一個光頭用了兩次計,計謀都一樣,卻連賺了徐伯祥,蒲釋馬。”

“在交趾之戰中,也是他收攏父親劉紀的潰軍,重整旗鼓,端了李常傑過江部隊的後路,燒了舟船。”

“劉紀之前大敗,李常傑以為自己後路已經安若磐石,結果劉世恒一招打在了李常傑的死穴上,給郭逵大軍全殲交趾過江反撲的軍隊,創造了決定性的機會。”

“最歹毒的是這小子還特意留下了數艘大船故意不燒,導致潰逃回來的交趾部隊,沒有了背水一戰的決心。那一戰李常傑僅以身免,是交趾攻略中的轉折點。”

聽蘇油一說,趙頊也想起來了:“就是每次都偽裝成散兵遊勇,深入敵陣套取情報那位是吧?我記得蒲釋馬的水師可是被他坑慘了。”

“正是!”蘇油笑道:“海盜就好比流寇,一旦逃散,那就難治了。”

“結果全被他暗中設計,將海盜引往麻城,然後燒船引發大混亂,最後被王韶聚而殲之。”

“那一戰,又一舉奠定我大宋在南海的絕對控制權。”

“王韶對他非常賞識,留在身邊親自調教,臣估摸著,也該出師了。”

“陜西那邊,王厚和李庸對付起家梁來相當吃力,不如讓這小子也過去。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