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臥雲堂

據蘇明潤說,稅收,其實只是朝廷獲利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利益,在茶農,商人,繁榮的市場之上。

無數的人因此而衣食有了著落,成為了對國家有用的人,而無數糧食產量很低的山地,也成了茶園,能夠提供不亞於良田的產出。

現在蜀中茶農的積極性很高,這是專榷時期無法做到的,具體問題產生在哪裏,有什麽利弊,一時我也說不清楚,要不等蘇明潤回來之後,請他來給母後講講?

要是只事關娘家,高滔滔絕對會不講理,可現在被趙頊一說,這事情好像還事關國家大計,高滔滔也不敢亂撒潑了,說道:“蘇明潤如今也是國家重臣,這點事情怎敢勞煩?改日小妹進宮問候起居的時候,我問問她得了。”

羊毛壟斷出在陜西,司馬光明顯是知道“商業互吹”這個詞的,不禁莞爾:“你呀你,算了明潤你趕緊去洛陽吧……我說不過你,自有人比你還要深沉老練。”

蘇油笑道:“聽完學士之訓,自當再去領受富公的教誨。”

司馬光點頭,嘆了一口氣:“我知道明潤你的意思,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切,還是留在書裏吧……”

兩隊人在偃師分手,蘇油又經過了一日,便抵達了洛陽。

富弼如今已然是七十六歲的老人,但是思路還是敏捷,雖然有些老年疾病,但精神還不錯,聽聞蘇油來訪,便在臥雲堂予以接待。

富弼的園子乃是洛陽第一,因為是大宋的鄭國公,因此老百姓將這裏叫做鄭公園,有兩山三台四洞五亭之盛。

這裏的竹林,梅林都是極盛,臥雲堂在竹林的東邊,與園中另一座四景堂對峙並列。

左右兩座假山,分別落在溪流池塘之畔。坐在此地,滿園勝景,美不勝收。

臥雲堂前還有一株淩霄,更是奇絕。

後人陸遊在《老學庵筆記》特意記載了這株花:“淩霄花未有不依木而生者,唯西京富鄭公園中一株,挺然獨立,高四丈,圍三尺余,花大如懷,旁無依附。”

不過如今不在花期,看不到淩霄盛開的情形,不過綠竹香梅,堆瓊疊翠,卻也是陜西難得一見的美景。

見到蘇油,富弼第一句話就是:“陛下決意西事了吧?”

蘇油微微點頭:“陛下從來都決意西事,自登基之時就一直在準備。”

這話也是有出處的,熙寧元年,富弼調判汝州,趙頊詔令在內東門的小殿覲見,特許患病的富弼坐轎到殿門。

趙頊當時向富弼詢問治國之道,富弼說:“人主的喜好和厭惡,不能讓人窺測到;能窺測,奸人就會逢迎。應當像天監視人一樣,善惡都由自取,然後進行懲罰獎賞,這樣功勞和罪惡都各得其實情。”

趙頊又詢問邊疆之事,富弼說:“陛下即位不久,應當廣布恩德施行恩惠,希望二十年不提用兵之事。”

到現在,卻已經十二年了,大宋先後用兵渭州、河湟、荊湖、交趾、南海,竟然是沒有停止過。

富弼是大宋最頂級的政治家,有賢相之稱。

性格溫和,為政清廉,好善嫉惡,進退裕如。

與人言必盡敬,雖微官及布衣謁見,皆與之有禮。

而且心思周密,小人想要害他卻不容易。

當年富弼在遼宋間往來,負責歲幣談判,宰相呂夷簡曾經想要陷害他,交給富弼的國書,和口述不同。

富弼領受國書出了京城之後,對手下說道:“要是國書內容與口授不符,國家大事就敗了。”

於是發書審視,果然,口述和國書的內容不一致,於是富弼立刻返回京城,面見仁宗,要求將國書改正,讓呂夷簡的謀算落了空。

這是一個有原則但是懂機變,有底線但是夠圓滑的人物,天生的政治家。

後人王夫之曾評價說:“夫富公固非有異志者,而觀其生平,每多周防免咎之意。”

而蘇油身上,富弼似乎看到了年輕時候自己的影子,非常看好他。

當年蘇油赴任回京,富弼離京前特意去找了他,要他和王安石通力合作,先保住已有的政治地盤,留待有用之身,為朝廷效力。

害怕蘇油執拗,要和王安石頂牛,破壞朝堂政局,為此甚至不惜說出你自管委屈求全,我會在筆記中為你“平反”的話來。

但是蘇油很好,雖然年輕,但是手段之圓熟老道,甚至青出於藍。

政治上,蘇油並沒有完全聽從富弼的勸告,而是對王安石的施政瑕疵提出了明確的意見,並且附上自己的改良建議。

而且絕不光是說說而已,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放手大幹,既不違反王安石的大政方針,又用自己的精微操作將王安石的新法當做一個殼子,裝上了自己改良之後的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