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

臨敵之時,戰車需要依托地形,布成方陣或圓陣準備迎戰。

所有廂車都需要傾斜放置,以便迅速套上挽馬。

每輛車的車組由十六名士兵組成,八名射擊手,兩名長槍手和兩名釘斧手,另外還有兩名刀盾手,兩名馭手。

這一套東西配合輕兵,進可攻,退可守,戰鬥方式靈活多變,機動性強大,火力猛烈,易補充和修復。

其實後世歷史上曾經有過這樣的東西,就是胡斯戰車。

揚·傑士卡創造的這玩意兒,依托波西米亞的丘陵地形,曾經率領著胡斯農民,將全身板甲的重裝條頓騎士集群打得沒有了脾氣。

等到了十五世紀的歐洲,填裝實心彈丸的滑膛炮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了戰場上,拿破侖童鞋更是發展出了四輪馬車加火炮的戰術。

無獨有偶的是,胡斯軍除了步兵火銃之外,同樣配備三種火炮:

特拉斯尼茨,輕型火炮,口徑兩英寸,炮長四到五英尺。安裝在車內可旋轉的炮架上,是典型的車載火炮。

哈夫尼特茲,榴彈炮的前身,中型火炮,口徑八到英寸,胡斯軍甚至有一種搭載此炮的特制戰車,具有高防震、減弱後坐力的結構。

邦波爾德,大口徑的重炮,雖然因為漫長的裝彈時間和糟糕的機動性,導致在野戰中作用非常有限,但卻是攻城的利器。

不過蘇油是不知道這些的,只能說,在大家都開動腦筋思考的時候,差不多的背景,差不多的技術條件下,就只能產生差不多的思路和差不多的結果。

這就是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的原因。

西夏和遼國其實對科技也是重視的,不過他們更重視的是實用技術,對於起決定性指導作用科技理論並不重視。

大宋以前好點不多,士大夫將數學天文物理化學當做業余愛好玩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其實已經是摸到了大門,可就是陰差陽錯地沒有這道門給推開。

直到蘇油這個冒牌士大夫上去,對著大門狠狠地來上了一腳。

大門洞開後,車陣加炮陣,騎兵的組合,才能出現在今日的大宋。

因此戴著高高的東坡冠,身穿細呢,披著羽氅的高小舅子現在就在批評蘇油:“明潤不是我說你,士大夫的氣質這一塊,還是你家大蘇拿捏得死死的,給妓女寫詩不掉價,給社戲的戲班農婦寫詩,是不是大失身份?”

蘇油夾起一塊回鍋肉放進嘴裏:“那我回去就將你這話告訴薇兒,說蒙高國小舅子教誨,寫詩送妓女是士大夫氣質,要捏得死死的。”

“別別別……”高士林嚇得鵝毛扇子直揮:“那就該輪到我被跟個臭蟲一般,被國夫人捏得死死的了。”

看到高士林大冬天裏揮鵝毛扇蘇油就來氣:“冬日裏搖扇子這不叫氣質,這叫傻,是故意疏離於群眾,讓老百姓如何看待咱士大夫?人生貴適意,做作了就不好了。”

高士林不以為意:“明潤你現在是道德風標,言出法隨,不過要讓哥哥如你那般,實在是做不到。”

“我就認明潤說過的那條,我的貢獻大於享受,那我就還是一個對人群有用的人,是吧?”

高士林現在用的是眉山廚子,飲食料理得精細,蘇油都好久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了,完全停不下來:“這道學宮豆腐可真地道,用的絕對是川麻椒……你說得對,以使相如今的貢獻,足以當得起這份享受了。”

“不過啊……大冬天裏搖扇子,真的是享受嗎?”

高士林將鵝毛扇子放下:“明潤你跟哥哥交個底,陜西是不是要有大動靜了?咱們這是要發了?我說你吃慢點別噎著……”

蘇油終於墊好了底,舉起酒杯和高士林走了一個:“跑不出今年。軍機處今年會給商州胄案追加訂單,移動炮架一百輛,裝甲廂車六百輛,普通廂車一千輛,四輪負重馬車三千輛。”

高士林眼神亮了:“這是……八十萬貫?”

蘇油瞪眼:“少來,最多給你五十萬貫,這是大訂單,流水線都是現成的,大批量生產的成本和小打小鬧是兩回事,少當我是棒槌!”

高士林翻起了白眼:“我就不喜歡跟你做生意,利潤給我卡得死死的,我手底下也是一大幫子人要養活呢……”

蘇油懶得理會高士林叫苦:“做不做吧,不做我就去鄭州找廠家了……”

“可別!做,做還不行?明潤你的面子,哥哥就算砸鍋賣鐵也要給你扯圓嘍!”

蘇油笑道:“咱們的交情,說這些糊弄鬼兒的話就沒意思了,利潤給你留足,品質給我保證,六月以前全部交貨,加上四通在陜西的車輛,差不多應該夠了。”

高士林也是人精:“那明潤你可不可以跟我那伯爺說說,這次帶上我唄,咱也去撈一把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