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

蘇油善於烹飪的名聲,如今已經傳到了朝鮮去了。

蘇油還特意給小趙傭準備了雞湯肉丸蘿蔔絲湯,囑咐乳娘別給他吃烤肉。

趙頊端著盤子拿著烤串,站在司天監觀星台上俯瞰整個皇城和開封府:“大好江山,豈容蕃夷醜虜淩蔑之!”

蘇油說道:“陛下勿用心急,基礎已然夯實,他們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回了。”

趙頊想聽勸,但是內心告訴他不允許:“真的就不能提前發動?我恨不得現在就出兵!”

蘇油搖頭:“現在出兵,將士們固然一樣會效死無前,但是會多做無謂的犧牲。陛下,他們的生命,很精貴。”

趙頊說道:“可嘆殿中群臣,竟然沒有看到大戰將至的,只有致仕的張方平上表,卻是要我息兵安靜。”

“說什麽好兵猶好色也,什麽王韶作禍於熙河,章惇造釁於梅山,沈起劉彝復發於安南,李憲之師復出於洮州。”

“還說數年以來公私窘乏,內府累世之積,掃地無余,州縣征稅之儲,上供殆盡,百官廩俸,僅而能繼,南郊賞給,久而未辦。”

“還說什麽人臣進說於君,因其既厭而止之,則易為力;迎其方稅而折之,則難為功。還斷言下它日親見用兵之害,必將哀痛悔恨而追咎左右大臣未嘗一言。說他將老且死,見先帝於地下,亦有以藉口矣!”

趙頊越說越氣,轉臉看向蘇油:“京下傳言,說這文章出於大蘇手筆,你是他長輩,知不知道這件事情?”

“陛下息怒。”蘇油給趙頊遞上一碗雞湯冒粉條:“這事情臣知道。”

說完停了一下:“因為這是臣讓他寫的。”

趙頊剛喝了一口,這下噗地一聲全噴到了觀星台下面:“你你你……這卻又是為何?”

蘇油說道:“君不密失其國,我們建興洛倉,轉運大批糧秣,這些事情要完全掩蓋住,可能性也不大。”

“因此臣一邊請陛下以相州補雄州,以兩浙補密州,又命大蘇寫這文章,就是為了混淆視聽。”

“陛下大可以移文駁斥張公,說大宋備糧之舉,只是為了災害地區救濟百姓所用,要他不要多想。”

說完一攤手:“我們也的確沒用說錯啊,雄州和密州的糧食,的確就是幹這個用的呀。”

趙頊笑著搖頭:“不過河北一共才三十萬石,而陜西諸路第一批就有七十萬石。你就是個騙子。”

蘇油不背這鍋,賊笑道:“只定性不定量,這是範德孺教的,臣只是依著葫蘆畫瓢而已。”

趙頊白了他一眼:“蘇家人出了名的儀狀甚野,心思這麽多,還是多擔心擔心大朝會吧。”

“今年你可是群臣之首,之前又沒經歷過幾次,殿中丞彈劾失儀,連我都回護不了你。”

說起這個蘇油就苦了臉:“要不陛下就免了我這遭吧,我還是立位族兄之後就可以了,今年的大朝會非同小可,臣真有些害怕……”

趙頊瞪了他一眼:“班資序位,豈是可以胡亂推讓的?你當朝廷名爵是什麽?”

蘇油只好拱手:“那臣……那臣回去後,再多練練……”

……

元豐三年的十二月,汴京城沉浸一種節日即將到來的迫切期待當中。

根據小道消息,今年過年的熱鬧,了不得。

以往的十二月,衙門的事情基本上就已經停了,官員們常常都摸魚,被家屬拉著悄悄去萬姓集采辦年貨。

年底還是請俸的集中時節,官員們忙著給政府打報告,請求發放一年來未結的俸祿,各個衙門的主官們又該開始發愁,怎麽給下屬胥吏們搞一點福利。

要是禦藥局,內庫這些肥缺衙門,中使們雞鴨肥魚那是見天兒往衙門裏擡,明目張膽地發紅利,讓冷衙門的小官兒們咬著牙地罵狗內官。

太常寺,禮部這類萬年冷板凳,盼星星盼月亮地巴望著每年能有一次大朝典,然後就可以去開封府,禦藥局,三司等部門要助局錢。點名讓兩制以上官員去禮部排練儀典。

尤其是那些新赴京的官員,對這裏頭的門道一點都不熟,也不是個個都有蘇頌那樣精通儀典的老族兄撐腰,明明是品級上的上官,不給點帶進京來的土特產,就會被小吏們呼喝,大失體面。

而開封府的市民們是幸福的,官府在這年節裏是最是寬和,一些小過失,巡街階級們最多申斥幾句,都不敢往衙門領。

到了年底,有案子也得摁住了,翻過年再說,開封府也是要政績的。

家裏有七十以上老人的,鰥寡孤獨的,官府還要照應一二,發些黍米,遇到心善的府尹,甚至還有油,肉。

說起這個就不得不贊小蘇探花一個,當年他治開封府,給的是鹹蛋,臘肉,光著一個小改變,就讓小蘇探花在開封的口碑爆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