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問詢

趙頊早就得知了西夏局勢的變化,知道蘇油憋著壞水呢,笑道:“聽說這個梁屹多埋,當年在囤安寨對明潤你甚是無禮,要不,這次交涉就交由明潤你負責,好好快意一回?”

蘇油微笑道:“這怎麽行,外國使臣,自有禮賓院,鴻臚寺負責交涉,此乃國朝制度。”

“等到他們把這兩處糊弄得差不多了,軍機處才會收到邊軍急報,那時候由臣出面,方才順理成章。”

“哈哈哈哈……”趙頊忍不住開懷大笑:“對對對,這樣才是正理,我大宋乃禮儀之邦,當有大國氣度,一切必須要按照禮數來。”

……

教亭西驛,西夏使館,梁屹多埋已經急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從人匆匆進來,梁屹多埋趕緊問道:“怎麽樣?人找到了嗎?”

從人面帶難色:“找……找到了。”

梁屹多埋說道:“那趕快備上厚禮送去,就說我明日,不,今晚,今晚就去府上拜訪。”

從人說道:“這個……國公府上的人說,益西威舍事務繁忙,大朝會前都不會回來了……”

梁屹多埋問道:“不回來,那人住哪裏?”

從人說道:“住在皇宮邊上的一個廟邊上,那裏戒備森嚴,看門的穿的都是細呢子,高筒皮靴,我就站那裏看了一眼,立即就有人過來盤問……然後讓巡街節級將我帶出了兩裏地……”

“聽節級說那裏是大宋要害重地,時常出入都是節度使以上,等閑連汴京城的居民都不得窺視,何況我等……”

梁屹多埋面如土色:“見不到益西威舍,這可怎麽整……”

高公紀回來就對梁屹多埋擺起了冷臉,說西夏使團不合規矩,要等待鴻臚寺調查問詢。

梁屹多埋自家知道自家事,太後囚禁皇帝,這樣的事情要是被大宋知曉,夏國絕對討不了好。

梁太後給梁屹多埋的底線就是穩住宋國不得趁機發難,此外還要保證歲幣繼續發放。

從目前看來,宋廷還不知道西夏國內大變,正在忙著準備過節和正旦大典,梁屹多埋想了想,決定能混過去就先混過去。

至於換使臣改道路,其實也不是什麽多大的問題,找人通融一下,睜眼閉眼的事情。

於是他就想到了蘇油。

蘇油和梁屹多埋是打過幾次交道的,當年諒祚圍困囤安寨,便是梁屹多埋入寨勸降。

蘇油還贈送過梁屹多埋一套精美的骨瓷茶具,表示自己守衛文明的決心,絕不會投降。

同時還認真地告訴梁屹多埋,寨子中缺水只是假象,諒祚要是繼續固執己見,會一敗塗地。

可惜當時自己和諒祚都認為蘇油純屬嘴炮,以為囤安寨指日可下,毫無難度。

結果夏人在那裏遭遇到了建國侵宋以來最大的一次敗績,自己連同諒祚都差點成了蘇油的俘虜。

蕃人好勇,對能打敗自己的人,有時反而會產生一種崇拜心理。好多抗擊蕃人的宋朝將領,經略安撫使,在蕃人那裏都能得到綽號。

也正是在那一戰之中,蘇油打出了“益西威舍”的名頭。

雖然是手下敗將,但是梁屹多埋一點都不恨蘇油。

是啊,益西威舍明明白白地將一切都告訴了自己,讓自己轉告先帝好好退兵,一切都是先帝固執己見,咎由自取。

之後益西威舍還收拾了戰爭的殘局,拯救了不計其數的蕃部,不但有宋國的,還有西夏的。

後來益西威舍要打蕭關,一道命令下去,兩川五十四蕃風聞景從,自帶飯盒跟隨,就是為了報答益西威舍當年救苦救難的恩德。

可以這麽講,蘇油在橫山蕃人中的聲望,甚至比他在陜西路漢人中的威望還要崇高,已經屬於半神之格,好多牧民家庭裏,都掛著他的畫像。

再到後來就是開市了,蘇油主動在渭州開立榷市,對於西夏蕃部商隊睜只眼閉只眼,老實說梁屹多埋在裏邊可是得了不少好處。

可如今人都夠不著,這點香火情指望不上了。

正沒有抓拿呢,從人又來報:“都指揮,宋朝鴻臚寺的人來了。”

梁屹多埋只好打起精神出來見客:“夏國使臣梁屹多埋,見過上國官人。”

分賓主坐下,當先那名豐神俊朗的大帥哥說道:“我是鴻臚寺少卿蔡卞。”

說完朝邊上的小帥哥一攤手:“這是我的手下,鴻臚寺丞邵伯溫。”

鴻臚寺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就是掌地圖、城險、鎮戊、風候、防人道路之遠近及四夷歸化事。

蔡卞和邵伯溫圓滿完成了出使日本和高麗的任務,尤其是高麗,通過傅明珰,扶持起了王颙一支親宋的重要勢力,還繪制了高麗、日本、遼國東京道的詳細地圖,讓大宋對北方大敵的勢力分布有了長足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