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出發

不數日,有急遞詔沈括:“先是詔遣宿衛七將之師戍鄜延,已再頒賜矣,而鎮兵未嘗有所賚。”

“為國守邊,無歲不戰者,鎮兵也,賞賚不均,此召亂之道。”

“樞密院漏行頒書,賴卿察事機,不然,幾擾軍政。”

“自此事不獲聞者得以專制,蕃、漢將卒,自皇城使以降,皆得承制補受。”

沈括因此獲得提升,轉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同時繼續主持和西夏人的外交談判。

己酉,軍機處下命沈括:“凡後經略使主持交涉事,止寧夏城,無得出界,可命夏使入榷界料商。”

這是蘇油通過軍機處發布的最後一項命令,他害怕戰事起來之後沈括被夏人劫持,不許他再去保泰軍司。

夏人要談判可以,自己到宋人這邊來。

丁未,詔天章閣學士,知定州章惇還朝,提舉軍機處。

同日,出考功員外郎,龍圖閣待制章楶提舉陜西路常平倉使,命同蘇油一起赴任。

章楶是章惇的堂哥,大蘇的好朋友,一首楊花詞,就是和應他的。

蘇油對章惇這鐵憨憨有些擔心,於是引用避嫌之制,將章楶帶出來,名為主管後勤民事,其實是充當自己和章惇之間的潤滑劑。

章楶是蘇油一直刻意結交的人物,兩人的關系從蘇油第一次入京就開始了,當年沒少被大蘇拉到宜秋門蘇宅趁飯,吃過蘇油不少的回鍋肉。

這位是大宋少有的帥才,現在還沒有顯現出來,真實歷史上直到在哲宗朝大放異彩,和章惇一內一外,只差一口氣就平滅了西夏。

……

汴京州橋碼頭,六路都經略安撫使的旗牌儀仗都搬上了船,船艙裏邊,蘇油正在和前來送行的孫固,呂公著交談。

蘇油給二人倒上茶,嘆了一口氣:“孫公這是將我放到火爐上烤啊……”

孫固還是憂心忡忡:“明潤,陛下決意西討,你不覺得有些過於樂觀了嗎?數十州之地,加之遊牧成性,豈是說滅,就能滅的?”

呂公著說道:“非是我與孫公不願明潤留在中樞,而是對西事難以放心,就算高遵裕有霍驃騎只能那有怎樣?夏人不是同樣可以效法匈奴,退守漠北?”

“就算我大宋占領漠南,需要多少軍力,多少錢財,才能讓新得之地鞏固?起兵容易,就怕起兵之後,那裏變成一處爛泥塘般所在,讓我大宋牽扯更多的精力在其中,最後反而傷及根本。”

“因此我與孫公商議,大局非明潤不可,否則,必力薦陛下不得出兵。”

孫固說道:“司馬君實也特意來信,說明潤持重,就算是不竟全功,至少也能保得我大宋西軍不失,國家的積蓄,來得不容易,戰爭的消耗是非常可怕的。”

蘇油說道:“的確是如此,我對這次戰事能取得的戰果,其實也沒有太高。”

“此次環州之戰,暴露出了西軍存在的問題,環慶路地利沒有全在我們手裏,這是大宋防線上最弱一個短板,既然西夏又亂,那我大宋必須將蕭關、磨臍隘、米脂寨三處拿到手,從今以後,再也不畏懼夏人進犯,這是底線。”

“如果戰事有利,那就分割西夏,進一步占據漢長城以南,拿下河套,實現兵囤自足,鞏固戰果,進可攻,退可守。”

“如果還有余力,那就合擊西平府,占據黃河南岸所有地區,當然這個不敢強求,必須保證我軍軍力,士氣,後勤糧秣的基礎上,才敢試試。”

“至於說渡河攻陷興慶府,隳滅李氏宗廟,斷絕夏國祭祀,這個卻不是可以隨意妄想的了。”

孫固與呂公著對視一眼,不由得松了一口氣:“就怕們貪功冒進,損兵折將,明潤可得將他們看緊,嚴加督責,切記謹慎。”

蘇油將茶杯端起,敬了孫固與呂公著一杯:“這是自然,俗話說得好,有多大腳才穿多大鞋。”

“我其實是不會打仗的,之所以能夠有以前的那些功績,不過就是因為從來不希圖僥幸,不貪慕虛功罷了。”

“二公覺得,如果鞏固了宋夏邊境,拿下蕭關、磨臍隘、米脂寨,能不能給陛下,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孫固說道:“要是明潤能拿下這三處,再加上夏主天都行營,就已經是天大的功勞了,老夫必定給明潤請功。”

“一帥無能,累死三軍,非老夫固執,明潤你看看西線,文臣範純粹,呂惠卿,李稷,沈括,徐禧;武臣高遵裕,種諤,李憲,王中正,李若愚。你覺得誰有大帥之才?”

“沒辦法才只能勞你走一遭。你放心,有什麽要求只管告知,老夫在陛下那裏還有幾分薄面,我去求陛下,陛下怎麽都會給我幾分面子。”

蘇油對著虛空拱了拱手:“陛下不以我愚鈍,此番信任有加,蘇油只有感激涕零的份,我沒有別的要求,就四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