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

讓農人親手割下將熟的麥草,葬送一年辛苦的豐收希望,絕對是世間最殘忍的事情。

這樣的苦難,百年來宋人經歷過太多,如今,輪到夏人了。

梁永能轉過頭不忍再看,眼中已然有了隱約的淚光。

一騎飛馬狂奔而至:“左廂神勇軍司急報——”

梁永能接過軍報,卻是左廂神勇軍司統軍葉悖麻送來的,言宋軍由王中正帶領出麟府,正在搶掠曲野河南。

滿山滿谷都是宋軍,除了十五員大將旗號,還發現了王中正的中軍有一面超級大的大旗,上面寫著“代天懲討”四個大字。

梁永能立即判斷出種諤一支兵馬乃是佯動。

就算不是也沒關系,無定河沿途還有好幾處城防要塞,宋人要攻下卻也不容易。

而曲野河南乃是梁氏根本,那裏有十萬頃的麥地和十幾萬農奴。

大宋在麟府路的兵力最弱,但是正因為如此,那邊西夏的軍力也相對薄弱。

宋人果然狡詐,選擇了離夏朝精兵最遠的地方動手,而且一動就讓梁氏痛徹心扉。

那一片地方又是秉常衣帶詔裏送給了宋人的,宋人從那裏出兵,也不是完全意料之外。

“代天懲討”這四個字,宋人要是沒有聖旨,絕對不敢亂寫。

所以,那裏一定就是宋軍主力。

梁永能為自己事先與家先生的正確分析感到慶幸,現在自己早已遠離了蕭關,摸到了嘉寧軍司的夏州,輕兵三日就能從草原突襲到曲野河南,打王中正一個措手不及!

為了保險,梁永能還是留下了鐵鷂子駐守宥州,防備敵人從兩川或者無定河出來,而自己帶領五萬精騎,朝曲野河南的唯一城池銀城撲去。

要是梁永能知道自己即將面對的河東軍十五將裏邊,有十二將都是烏合之眾,只怕會氣得噴出血來。

然而他並沒有機會知道,就在大軍剛過石州的時候,梁永能再次接到軍報,種諤包圍了無定河邊的重要城池——米脂城!

種鍔的進展過於神速,曲野河南的熟麥與河套的熟麥相比,還是河套的更加重要。

梁永能只好將對抗王中正的任務交給葉悖麻,而自己坐鎮銀州,等待鐵鷂子趕來。

無定川,是黃河的重要支流之一,上遊是源於長春梁東麓的主要支流紅柳河。

這條河又稱銀川,因為它在銀州與榆林過來的榆林河交匯。

之後向南流經陜北的啰兀城,米脂城,綏德軍,順安寨,最後在青澗城匯入黃河幹流。

沿河兩岸,曾是歷史上許多大戰的發生地。從漢唐以來,就是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反復爭奪的戰略要地。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

這條河,不知道埋葬了多少為了各自民族的生存,而戰死在此的男兒。

種諤率軍在米脂城下大戰三日,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強弩箭支耗費了不少,卻不敢附城而登,每當宋軍靠近,城守令介訛只要一通亂射,宋軍就嚇得狼狽而退。

見到宋軍連攻城器具都不具備,加上收到大帥即將來援的消息,將宋軍孱弱的消息傳給梁永能後,令介訛更是讓將士安心休養,只等大帥到來裏應外合。

秋日的河谷,極易出現濃霧,這一天等到次日濃霧散去,令介訛登城而望,不由得目瞪口呆。

環城四周,一夜之間多出了一圈的壕溝!壕溝外還多了一圈的鐵絲網!鐵絲網外,還有一圈古怪的大車!

糟了!宋人這是圍城打援,要讓大帥落入陷阱當中!

然而說什麽都晚了,令介訛曾試圖帶兵出擊,然而這一次廂車車板後的控鶴軍再沒客氣,鶴脛弩轉眼就將三百敢死隊射殺,連壕溝的邊都沒有摸著。

令介訛心膽俱喪,嚇得躲在城中佛堂裏念佛,只求菩薩保佑大帥能強破種諤,救他逃出生天。

又過了兩日,梁永能才在銀州候齊兵馬,八萬大軍才一起沿著無定川南下。

連日大霧,給宋軍和夏人都帶來了不少的麻煩。

孫能趴在山梁邊看著山下河谷的大霧直皺眉。

這娃被王中正那套做派嚇壞了,正好控鶴軍轉撥種鍔提轄的聖旨傳到,孫能連夜就帶著控鶴軍急行軍,屁顛屁顛地跑了過來。

不一會兒,戰壕裏跑來一個人,乃是鄜延鈐轄高永能的弟弟高永亨:“孫大哥,來了!”

孫能拿帕子擦拭望遠鏡上的水霧:“直娘賊的看不清,多少?”

高永亨興奮地說道:“八萬多人,輜重無算!孫大哥,這把發大了!”

“大你個頭,也不怕撐死!趕緊回去組織騎軍!”孫能罵完又轉頭對軍司馬下達指令:“都隱蔽好,千萬不要露出破綻,種五憋了十年的大仇,誰要是讓夏人識破圈套,一準會給他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