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

羊毛既是貨物又是填充物,將羊毛填滿渾脫之後,再紮緊胎口,用大木椽六根、小木椽四十根作為骨架將它們組連起來,牢牢地縛於骨架下面,就成了一只巨筏。

筏子的大小由組成的渾脫數量決定,大型筏子,由一百二十八個牛皮渾脫組成,小型的只有一半,由六十四個組成。

經過測試,大筏子可載重三萬斤,小筏一般載貨一萬五千斤,吃水僅半米,這便有利於在復雜的河道上航行,還不怕觸礁。

就算劃破一兩個渾脫,也絲毫影響不了正常航行。

木架的連接方式,都是用的鐵構件和螺栓,標準不說,還方便靈活拆卸組裝。

兩層木架,將牛皮渾脫夾在中間,就好像放置在盒子當中一樣堅固。

牛在蘭州不算精貴,一貫半的寶鈔,或者一匹絹帛,便能換得一頭,即便如此,一個大型渾脫的造價,也在一百五十貫左右。

這可把包順開心死了。

打蘭州,包順的大軍也得了不少的戰利品,加上從部族裏帶出來充當軍糧的牛羊,手裏邊相當不少。

結果蘇油大筆一揮,買下包順的一萬五千頭牛,用於制造大型渾脫筏子三十個,小型渾脫筏子六十個。

然後用這些東西運送人員和物資,順流而下,支援已經占領了應理關的囤安軍。

今天第一次試航的渾脫已經回來了,是取走羊毛之後壓扁成牛皮,通過廂車運回來的。

如今正在騷泥泉重新填塞羊毛組裝,趙禼沒有見過這玩意兒,特意過來觀看。

騷泥泉,是蘭州城西一處匯入黃河的溪流。

因為水溫較高,冬天裏也不結冰,因此本名叫做暖泉。

大軍過來之後,這裏變成了每日裏物資周轉,騾馬飲水的地方,加上硝銨工坊也在這裏,空氣裏彌漫著一股子尿騷味道,被蕃人們謔稱為了“騷泥泉”。

碼頭上熱鬧至極,無數的蕃人圍成了一個巨大的圈子,人聲鼎沸,似乎看見了什麽厲害的好東西。

趙禼的大旗一到,蕃人們紛紛匍匐禮拜,讓出了一條通道。

趙禼大步進入圈子,卻見這裏搭建起了幾個很大的帳篷,帳篷後堆滿了廂車和各種各樣的宋地貨品,幾個商賈模樣的宋人帶著上百夥計在這裏卸貨。

見到趙禼這位紅袍大員,一名看起來像是行首的年輕商賈趕了過來,遞上自己的名帖:“下官見過趙學士。”

“哦?還是官身?”趙禼不由得上下打量了這年輕人一眼,打開名帖,擡頭卻是:“後進晚生工部員外郎,朝奉郎眉山蘇輻拜見。”

“眉山蘇家,車字旁,你和大蘇同輩的?”

“哎喲可不敢這樣擡舉自己個兒!”蘇輻趕緊搖頭,拱手道:“學士言重了,可不敢拿夫子名聲自重。下官這個官身是捐的,不過在交趾立了些功勞,陛下又賞了三階。”

“交趾路?哈想起來了,你是大名鼎鼎的四通小財神!”

蘇輻一臉的不好意思:“哪裏哪裏,都是同行瞎捧。”

趙禼笑道:“說起來你可虧了,國公怎麽不給你謀個恩蔭?要是恩蔭,起碼都是三司一個案判了!”

蘇輻笑道:“扁罐都還沒恩蔭呢,咱怎麽敢想?咱就一商賈,有個身份傍著行走江湖,就足夠了。”

趙禼問道:“那你們此次過來是?”

蘇輻說道:“有筆生意,想與趙公談談。”

趙禼問道:“什麽生意?”

蘇輻說道:“四通商號想在這裏修個港口。目前嘛,主要用作給應理關調配軍需,然後呢,再從應理對岸拉到鳴沙,通過韋州運入內地。”

“內地的物資,也通過這條道過來,比從青唐繞道,節省了不少的人力和馬力。”

趙禼問道:“你們需要什麽貨物?”

蘇輻說道:“青海的青鹽、青油、皮毛;湟水、洮河附近的糧食、藥材;臨潭、卓尼等地的木料;都是大宋急需的商品。”

“西夏各州,俱產羊皮,尤其是靈州羊皮,能出長毛麥穟,能制出一等一的絨裘。蘭州的羊皮雖然不如靈州的,但是品質也是上乘。”

“還有狐皮,亦隨處多產,另外,小姑奶奶說甘草、枸杞、銀柴胡、黃芪,都是西北的道地,有多少,汴京藥局便能要多少。”

“哦,還有,國公給說了,戈壁綠洲晝夜溫差大,種葡萄是最好的,葡萄可以做葡萄幹和葡萄酒……”

趙禼明白了,這是蘇油給自己如何發展蘭州支招呢,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國公有何要求?”

蘇輻說道:“國公說,黃河沿岸要考察沙區,然後在沙區上廣植抗旱的植物,減少黃河中上遊的含沙量,讓汴京城以下好過一些。”

“還有就是養殖方式要改變,種植幾種優良的牧草,對牲畜施行棚養,精養,一來將部落拆解成家庭,便於管理;二來保護水土,利於長久發展;三來可以擴大牲畜的養殖規模和產量,讓當地百姓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