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

曾布雖然是新黨,但是和二蘇關系極好,見到蘇油這種掩飾不住的得意笑容,就知道他在想啥:“兩篇《赤壁賦》一出,天下文章,盡降一等。蘇門氣質,無人敢與並列於《時報》,乃得獨版。國公可得意壞了吧?”

“哈……哈哈哈……我表現得這麽明顯的嗎?”蘇油根本就不掩飾:“走走走,帶你去看兩樣好東西。”

學宮修好之後,蘇油就搬到了學宮居住。

一般在外地為官的時候,他都住在學宮,借口是要兼職授課,而且從小住學宮住習慣了,對學宮有感情。

其實這樣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你可以指責他住在夔州漢昭烈皇帝行宮有問題,或者指責他住在西夏王宮有問題,但是你沒辦法指責他住在學宮裏都有問題。

帶著曾布來到書齋,蘇油打開抽屜,從裏邊取出一個木頭顏色的石紙公文袋,對曾布得意地道:“來了啊,準備開眼了啊……”

從公文袋裏取出來一沓宣紙:“看!”

曾布和李舜舉湊到桌前,頓時大驚失色:“哎呀!這是《二賦》原稿!”

蘇油晃著腦袋:“當叔的就這點好,侄兒的草稿,要他給他不敢不給……”

李舜舉對蘇油的得意恍若未見,小心翼翼拿起一張宣紙研讀:“原來文豪也是要打草稿的啊……”

真是原稿,上頭還有一些塗抹修改的痕跡,大蘇擬稿的時候隨意揮灑,想來當時大醉,胸中文字和筆下書法,都在氣韻最完美最契合的時候。

酣暢淋漓,流轉如意,不光文章是極品,書法也是當今宋人裏的巔峰之作。

曾布眼睛都紅了:“你的東西還不是都捐到可貞堂去,浪費,這個給我!”

“休想!”蘇油美得都快冒泡了:“我早都安排好了,這兩篇可不能捐!以後啊……《前賦》歸扁罐,《後賦》給漏勺,不偏不倚,美不美?!”

……

看過兩賦原稿,曾布和李舜舉感覺自己受到了嚴重的傷害,只有國公的一頓美食才能撫平。

長期趁飯的,還有沈括和晁補之。

蘇油給寧夏三路帶來的農作物,除了油菜、膠用地丁、兩種牧草,優良的小麥和稻種外,還有花菜、甘藍、胡蘿蔔、韭黃、大白菜、大蘿蔔、莙荙菜。

本地過冬的蔬菜不多,晚熟的除了芹菜,韭菜,蒜苗,大約就只剩下菠菜了。

蘇油今年在本地還發現了兩種,一種是後世大家熟悉的洋蔥。

還有一種,也是莙荙菜,不過和蜀中莙荙菜不同的是,這種菜是紅色的,根用,甜味比較足。

不過也只有蘇油這種對農業菜蔬比較重視,同時又是外來的移民,才會比較注意,因為當地晝夜溫差很大,瓜果的滋味又香又甜,這種紅莙荙現在不過比學士帶來的大蘿蔔甜一些而已,很了不起嗎?

蘇油卻知道很了不起,如果剛剛發現的這種菜,就是是後世甜菜的祖先的話,那可真是相當了不起。

不過這是司農寺的事情,蘇油將種子送過去就算完事兒。

總之蘇油在這個秋冬,終於吃上了足夠的蔬菜了。

現在的人還是喜歡吃肥肉,蘇家菜中,趙頊喜歡燒白,王韶喜歡回鍋肉,章惇喜歡紅燒肘子,司馬光好些,喜歡蒜泥白肉,王安石……呃,倒是給啥吃啥從來不挑。

李舜舉好甜食,在南海最喜歡的就是菠蘿糯米飯,菠蘿糯米飯還要用豬油拌過。

因此現在一道龍眼肉就很合老人家的胃口。

龍眼肉是豬肉三線肉切薄片,抹上芝麻豆沙糖沙卷成小卷,頂部放一個櫻桃蜜餞朝下擺在碗裏,上面再壓上拌了糖汁和豬油的糯米飯蒸熟,倒扣在盤子裏,灑上一些五顏六色的西域瓜果幹碎末而成。

考慮到曾布初來乍到,蘇油給他準備的是羊肉宴席。

香料濃厚的烤羊排,是童貫最喜歡的美味。

蘇油給兩人布菜:“這道烤羊肉是在興州剛學會的,興州城有個美食的老字號,明日帶子宣去嘗嘗。那老板還欠著我一頓飯呢。”

沈括就問道:“瑞升號?”

蘇油說道:“對呀,案子結了嗎?”

沈括點頭:“結了,北地女子到底性子烈,李家妹子可比他哥強太多了。”

瑞升號的掌櫃,在大戰前被抽了生丁,連同夥計一起被小梁後帶去了順州。

李家妹子被父兄嫁給掌櫃,得錢換了份夏國殿前司的前程,現在殿前司解散了,李家老二沒了生計,就打起了瑞升號產業的主意。

正好瑞升號掌櫃呼圖長久沒回來,李家老二就騙自家妹子,說她丈夫死在外頭了,讓妹子去官府把店移籍,盤到自己手裏再說。

李家妹子當年雖然是少女被迫嫁老夫,但是兩人的感情卻不是外人風言風語的那樣,人也潑辣,寧夏轉運司衙門倒是去了,不過是去擊鼓,要官大人還他的丈夫,至起碼要知道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