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

元豐七年十一月,各路奏報開始上達,大宋迎來了豐收的第三年。

三年豐積,天下太平。

雖然今年有洛水黃河兩處水患,黃河還差點在大名府決口,但是到底還是給按住了。

寧夏三路雖然還沒有納農稅,但是商稅和工礦的收益,比三倍農稅還要高。

一車車的金銀銅鐵,匯集到八番鎮,跨過黃河抵達蘭州,然後轉運京兆,送往鄭州。

鋼鐵在鄭州變作一根根鐵軌,沿著鐵路的路基,分別向洛陽和汴京延伸。

上個月,阿裏骨一行被送至闕下,趙頊令送法司錄罪。

大理寺經過審判,認為阿裏骨父子兄弟弑母、殺叔、殘害大宋使臣,無辜誅殺大臣百姓,人數多達數千之眾。

手下部將青宜結鬼章,數忤大宋,以卑劣的手段誘殺景思立,長期與大宋對抗。

請旨以大逆之罪處置。

《時報》連篇累牘地登載了此次審判,尤其是青宜結鬼章,百姓對他的仇恨甚至比阿裏骨還要強烈。

按照《宋刑統》,大逆之罪當斬。然而在行刑的時候,開封府憤怒的老百姓蜂擁而上,打跑了押送和監刑的官吏,將阿裏骨、南納支,結篯咓齪、青宜結鬼章活活打死,“碎嚙其肉,至不可睹”。

這是一次嚴重的群體事件,事後憤怒的百姓還企圖沖擊遼國使館,被剛剛調任京中的燕達阻攔,抓了一百多鬧事者。

趙頊倒是沒有怪罪百姓,事態平息之後,命燕達將人都放了出來,不過將開封府主官和通判給貶了。

召命蔡京入京,擔任開封府尹。

然而這些新聞,都比不上一條爆炸性的大新聞,濮州團練使趙孝奕,蜀國公之子蘇軼,陳昭明學士之子陳桐,奉陛下之命,駕舟出海,東行萬裏,發現了一片“新大陸”!

那片大陸光海岸線就不比大宋海岸線短,三個孩子本來是想要實現環球航行的,結果沿著大陸海岸線從北向南走了幾千裏,都沒能繞得過去!

和新宋洲不同的是,那片大陸上還有和華夏同種的人!

從北向南,當地的人所奉行的,分別是夏制和商制!

這一條首先是《兩浙商報》給捅出來的,賀鬼頭用了五百貫,買下了《左旋螺號航海日志》的首發報道權,美滋滋地刊登海外報道。

《汴京時報》都氣哭了,堂堂國子監督辦的報紙,但是正因為是官辦,經費使用的靈活性比不上鄭俠他們,只能轉載人家的消息。

而且根據《新聞法案》的規定,《汴京時報》還必須給《兩浙商報》一份“轉載費”。

一石激起千層浪,什麽發現新大陸,來回三萬裏航程,在夏商之制世間尚存的消息沖擊之前,都變成了浮雲。

大家開始議論紛紛,陳通直今年才十一二歲吧,他這個大膽的推斷到底靠譜不靠譜喲……

緊跟著,靜海軍節度使趙宗佑一道上表,再次震動了大宋學界——東面大陸上那個施行商制的國度,竟然保留著上千年以來的歷年天文記錄表!

經過左旋螺號理工小組的整理翻譯,鐘山觀象台的初步測算,這些數據,至少抽樣驗證的那部分,竟然是詳實而準確的!

這條消息讓趙頊不禁有些緊張起來。

到現在,他也對理工科學有了一些概念。

用於指導理工科學的,是數學,數學應用最廣泛的科學,是天文,所以天文學發達的國家,數學就會發達,相應的理工一般也會非常發達。

所以按照邏輯來推斷,東大洋萬裏之外的那個國家,天文發達程度不亞於大宋,故而其數學和理工的發達程度也應該不下於大宋。

這下糟了,大宋好不容易搞定了西夏,青唐,正準備大力武裝自己,下一步就是那個貌似不可撼動的遼國。

這眼看著才多收了三五鬥,咋就又冒出一個巨大的對手呢?

這就是蘇明潤說的,一個矛盾剛解決,一個矛盾冒出來?

等到再往下看,靠,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國家?這這這……這不那啥……科學啊!

哪個國家竟然還在使用石器?!

趙頊對趕到汴京城的陳昭明說道:“學士,到底什麽樣的國家,才會是這個模樣?”

陳昭明也在翻看扁罐和椅子的奏報:“從字裏行間也能夠看出來,子超和子鳴,對這種情況也是莫名其妙。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真相,怕是得從其國家的歷史入手才行。”

“不過那個連商周時期的青銅器、車馬都沒有,遑論巨舶,對我大宋不存在威脅。”

說完又皺眉道:“他們這樣也太不嚴謹了,只憑一些蛛絲馬跡,就斷定為商周後裔,不太靠譜。”

趙頊想想也是這個道理:“是不是商周後裔先不論,好叫學士得知,他們在那裏發現了巨大的金銀礦藏,僅僅一個月就采得黃金十六萬兩,白銀近兩百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