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

丙寅,於闐等西域諸國進獅子、白駝、名馬、美玉。

於闐如今與大宋接壤,巢谷又擊退了前來挑釁的黑汗軍,還擒獲了對方大將,於是於闐的腰杆立刻就硬了起來。

尉遲家族發動政變復辟,以尉遲威為國主,重新宣布以佛教為國教,並且邀請在敦煌譯經的高僧前往講學。

得了鼓勵,於闐周圍傳統佛教地區那些曾經被征服的小國紛紛叛離黑汗,遣使入貢,想要成為大宋的被保護國。

乙亥,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韓縝見情勢愈加不妙,為了自保,也為了報復蔡確邢恕囂張之時留下的積怨,爆出了一個大料。

蔡確與章惇、邢恕等共謀誣罔太皇太後,自謂有定策功!

於簾前具陳確等奸狀,由是內朝與外廷備知之。

禦史台立刻再起上書風雲。

劉摯言:“宰臣蔡確山陵使回,必須引咎自劾;而確不顧廉隅,恐失爵位,無故自留。伏望早發睿斷,罷確政事,以明國憲。”

“又言:“昨者確等覃恩轉官,學士草確制,有雲‘獨高定策之功’,命下之日,識者皆知其過,而確乃偃然受之。”

“確與章惇固結朋黨,自陛下進用司馬光、呂公著以來,意不以為便,故確內則陽為和同,而陰使惇外肆強悍,陵侮沮害。”

“中外以為確與惇不罷,則善良無由自立,天下終不得被仁厚之澤。”

丙子,朱光庭奏言:“蔡確、章惇、韓縝,宜令解機務;司馬光、蘇油、範純仁,宜進之宰輔;韓維宜置之宥密。”

“退三奸於外以清百辟,進四賢於內以贊萬幾,太平之風,自茲始矣。”

山雨欲來風滿樓,然而高滔滔並沒有理會,既沒有表明態度,也沒有下令調查。

丁醜,罷太學保任同罪法,撥後苑西作院給將作監為料場,罷鑄錢監有四。

以天章閣待制範純仁為給事中。

也是這個月,牛溫舒攜李庸在五泉縣接受耶律洪基賜宴,耶律洪基以牛溫舒和談大功,加三司使,仍知戶部尚書。

還是這個月,高滔滔有些暗自後悔沒有聽從蘇油的建議,為了省錢,沒有將後宮建設規劃得更好一些。

蘇軾抵京了,在半路搭乘上了蘇油的小遊艇飛魚號。

飛魚號一直留在杭州,這次是被二十一節度趙宗佑“借”來乘坐,回汴京述職。

東勝洲船隊回來了!駐泊杭州!

嵩山號,泰山號,左旋螺號,夜光螺號,還有五艘夔州型,整整從玉黍城帶回了價值五千萬貫的黃金和白銀!

五千萬貫!

按照協議,這次收益一半歸朝廷,入戶部南曹國庫,一半歸原四通商號,現在屬於四通投資局。

四通投資局趙宋皇帝名下的股份,占一半以上,也就是說,這一趟拉回來的金銀裏邊,有一千多萬貫是屬於剛剛十一歲的趙煦童鞋的私房錢。

但是小破孩的私房錢有一個共同屬性,就是永遠歸慈祥的家長代管,以高滔滔這等自小生長在皇宮的貴人,拿到宮內電報房送來的電報,雙手都不禁微微顫抖。

這是一條黃金航線。

軍機處立刻給張散發報,要求加強對日本宋城的控制,那裏是大洋循環航線的重要出發地。

這些金銀如果一下子全部投入市場肯定會出問題,因此蘇油奏請將之存入皇宋銀行金庫,作為國家貨幣發行的準備金。

如此一來,國家貨幣準備金便可以用金銀作為儲備,銅禁可以解除了。

這次考察比扁罐他們那次詳盡得多,除了金銀,還有各種物產,其中就有橡膠。

趙宗佑還帶回了幾個部落和城邦的土人,要在新年大朝會宣德門外的蠻夷裏站班。

半年時間的考察,讓宋人摸清了玉黍城周圍的勢力分布,那是一片大到不可思議的大陸。

一千五百人,分別在溫華、嘉福、金山、玉黍、檀山建立了五個軍州,開始修城屯田。

四峰島因為冬季過於寒冷,被趙宗佑放棄了。

加復城因為名字太難聽,被趙宗佑無情地剝奪了扁罐的命名權。

不用擔心遭遇敵人,因為那裏的敵人實在是太弱了。

其中溫華、嘉福、檀山,將是今後船隊的補給休憩地,金山和玉黍將是主要的礦藏開發地。

司馬光感覺自己已經有些跟不上這個時代了。

華夏一族在自己這片多災多難土地上,為了解決民生,艱難奮進了上千年。

從大禹時期就治理黃河,將沼澤變成稻田,將高山變成梯田。

為了一口糧食,華夏人用了百倍的努力,鑿通了數千裏的運河,開出了無數的溝渠,建設起了無數的水利工程!

然而在南海有自己就汩汩冒油的油田,有刨開地表就是高品位的錫礦、鐵礦、煤礦,東勝州有含銀一半的礦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