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

劉嗣在土地廟七子裏邊算是老實巴交,他的入仕,完全是被章惇綁架的結果。

章惇要平梅山,要開辟湖南湖北,就需要以夔州作為後勤大基地,正好劉嗣當時在夔州為離任的蘇油做收尾工作,被章惇抓了壯丁,負責管理後勤。

章惇平梅山,劉嗣出了大力,也給趙頊留下了踏實可靠的深刻印象。

之後仿效兩浙開發荊湖,誰都不願意在那瘴疫蠻荒之地當官,劉嗣也不知道該說是運氣好還是運氣不好,竟然被趙頊點名,成了荊湖南路轉運判官,進入了路級幹部序列。

劉嗣在那邊遊說梅山蠻的過程中,認識了當地大族蘇方的妹妹蘇九兒,兩人結為夫妻,劉嗣隨即又被轉運使蔡燁舉薦,成為荊湖南路轉運副使。

蔡燁去後,劉嗣歷任荊湖南路轉運使,荊湖南北路都轉運使,算是做到了外朝官中的最高級別。

之後開始漸漸有了自己在官場上的人脈,還經過蘇油牽線,將自家閨女嫁給西軍將領王文郁長子韋昭。

高滔滔垂簾後,非常重視農業,要求兩制上官員舉薦農業方面的人才,蘇油和章惇就推薦了劉嗣。

這就是大宋,沒有科考成績打底,以胥吏入官,劉嗣在外路兜兜轉轉幾十年,開拓良田數十萬頃,安定招納兩路蠻夷、移民數十萬戶,將荊湖打造得有了後世湖南湖北中華糧絲大基地的雛形,才得到大佬的青睞,終於成為了一任京官,戶部南曹末位郎中。

這個郎中非常邊緣,因為戶部的工作很繁雜,掌天下土地、人民、錢谷之政、貢賦之差。

而農業這一部分,主要是掌全國疆土、田地、冊籍,還要引導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魚鱗圖冊、黃冊為根據,抑制豪民兼並;以限田裁異端之民;以樹藝課農官;以草地養馬放牧;以種器召佃盡地利。

劉嗣負責的工作還在這些之外,屬於戶部南曹中的一個新部門——技術司。

這是蘇油對高滔滔提出的建議,六部獨立出一個司,負責推廣新方法,新機械,新技術。

除了吏部,其余五部都有。

不過司馬光倔強,別的部門都叫技術司,偏偏戶部還是按照老習慣,管技術司叫司農寺。

怨念,妥妥的怨念。

不過蘇油也懶得計較,反正主持各部這個司日常工作的,基本都是理工人才。

劉嗣屯墾十幾二十年,對自己的業務具備非常的素養和自信,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是高滔滔隔著車簾相問,劉嗣皆能回答得非常詳細,讓所有官員都非常滿意。

就聽劉嗣說道:“鍋駝機功效是黃河大水車的數十倍,今年因為河水水位下降,導致近二十台大水車無法發揮作用,不過京周三路依托洛口埽水利工程所得的灌溉水量,其實遠比平日為多。”

“這麽做的原因,是為了化害為利,將京周三路的水利網絡建設得更加完備。”

“以往依靠降雨,京周三路有一半土地,對水利工程依賴不強,興舉工役時,地方官員多有陽奉陰違,甚至罷減阻撓者。”

“今年就不一樣了,地方官和百姓們積極性都很高,這裏還只是一處臨時性的設施,其余各地打出的機井不下百余,都設置在以往水利不及的地方,發揮的作用更大。”

“臣這裏有京畿三路水利設施分布詳圖,敢呈太皇太後懿覽。”

高滔滔命張士良取來看了,圖上黑色部分是舊渠,紅色部分是各州府今年新開的新渠,還有上百處紅色的三角形,標示著機井的位置。

而每一處機井,也有紅色的線路引出,將整個京畿三路變成一張巨大的蜘蛛網。

高滔滔對此非常滿意:“戶部南曹技術司的差遣,愛卿做得細致。聽聞愛卿以堂堂一路轉運使,長期在田間地頭測量規劃,興修水利,在荊湖都有歌謠傳頌?”

劉嗣大窘,躬身施禮:“臣孤兒出身,歷仕以來出沒草野,這個……這個淺薄簡陋,是百姓胡亂傳唱,實在是大失官體,有辱聖聽。”

這是《時報》上刊載過的一首兒歌,曾經感動過無數的人。

“轉運轉運,黔首光脛;湖北荊南,今翻上郡;我將力勤,朝廷莫遣使君去!”

劉嗣在荊湖任轉運使期間,引進理工技術,大興水利,秉承蘇油的一貫風格,對夷漢一視同仁,大得人心。

轉運使一般三四年就得一換,荊湖百姓聽到劉嗣到期就會離開荊湖,痛哭奔號,傳唱歌謠,呼籲朝廷不要將劉嗣調走。

趙頊得知後大受感動,又因為荊湖乃新開發地區,夷漢間雜,難於治理,因此準了百姓所請,硬將劉嗣多按在了荊湖兩屆。

高滔滔見到劉嗣老農一樣的膚色,也不禁嘆息:“昔大禹治水,手足胼胝,脛無一毛,三顧家門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