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

趙煦就是在朝堂上打醬油的,現在反倒是饒有興趣地打量著章惇。

司徒講過他和大蘇遇虎的故事,這人膽子可真大。

高滔滔冷哼一聲:“禦前議論,尚且如此,在都堂,在樞府,那會是什麽模樣?就算我能容你,台諫能容你?”

章惇取下襆頭:“臣罪甚,這就回家寫謝表,闔門自拘,靜待朝廷降罰。”

高滔滔冷哼一聲:“那倒是不用了,蘇明潤有容人之量,朕難道就沒有?”

“之前呂公請三省樞密會同進奏,大概是沒有想到,宰執樞密當中,還有章卿這樣的人吧?”

章惇連連躬身:“臣有罪,臣惶恐……”

高滔滔說道:“如今看來,殿中制度,不是沒有道理,這便殿之中,也得添加糾核你們的侍禦史了。”

呂公著趕緊躬身:“是老臣疏忽了,老臣也請罪。”

簾內沉默了好一陣,高滔滔的聲音才傳出來:“不過既然之前沒有立這條規矩,處罰也就難以服人。章惇,這一次算你僥幸。”

章惇額頭見汗:“臣謝太皇太後,謝陛下隆恩。”

“將襆頭戴回去。”

“是,是……”

高滔滔不再搭理他:“呂公,殿中制度,下去就立起來,然後擬進。”

呂公著躬身:“臣遵旨。”

殿中秩序恢復,高滔滔這才說道:“司馬公言免役之法有五害,章卿則言五害盡可改良,且差役之法本不可行,先帝才更張為免役。”

“而衙前之苦為差役之弊,朕也久知。之前司馬說過,役人利害,四方不能齊同,乞指揮降諸路轉運使下諸州縣,限五日內縣具利害申州,州限一月申轉運司,司限一季奏聞,廣采眾智,想法是很好的。”

說完令中使送出幾張表格:“幾位看看這個。”

司馬光取過來,只見上面寫著《役法利弊問卷調查表》幾個字,其下列為表格,老長一張,調查的項目極多,但是卻都和役法息息相關。

司馬光一看就明白,當年搞《河情咨要》前期調查,這樣的東西是太多了:“蘇明潤想出來的?”

高滔滔說道:“不全是,是官家想出來的法子,讓司徒完善的問項。”

“官家有個建議,老身倒是覺得不錯,他說由兩府下詢轉運司,轉運司或者希從上意,或者擔心報復牽連,未必就敢盡實相告。”

“不如恢復先帝密折制度,讓他們通過密折奏報內中,由朕親覽,由官家為大家統計成條議冊子,是不是可以盡得下情?”

“這個……”司馬光有些猶疑:“如果按照陛下和蘇油這樣的格式來完成,那就不是五日內可畢的了。”

高滔滔說道:“官家說了個法兒,朕倒是覺得巧妙,先從近處做起,做完京周快馬三日之區,咱至少已經得到了利弊條問之大約。”

“這些條問,於各縣其實差不多相同,之後便可以將問卷改為選卷,對於每一條利弊,可以給出甲乙丙丁幾個選項,通過電報發到各路。”

“各路下發縣裏,完成選擇,再將每一縣的答案收起來,通過電報傳至京中。”

“答案不過一問甲,二問乙,字數不多,如此一來,是不是便化繁為簡,方便快捷了?”

司馬光看向趙煦,這娃之前的撲克臉,現在變成了有些期待,有些忐忑,有些小激動。

司馬光終於笑了:“陛下,如果老臣所料不差,之前那些,怕都是蘇司徒所制,只有最後這個化問卷為選答的法子,才是陛下的主意吧?”

“啊?”趙煦的臉一下子紅了:“學士如何知道的?”

“呵呵,陛下的理工課本,老臣也是翻閱過的。”

說完正色道:“陛下,之前那個問卷,老臣太熟悉了,當年老臣和明潤一起考察河情,這樣的東西,司徒不知道發下去過多少。”

“那些調查條文務實老練,不是飽經事務之臣,是絕對想不到如此周密的。陛下這樣做,有些不誠實了。”

趙頊只好低下頭:“是……是我做錯了。”

司馬光卻非常欣喜:“陛下年紀還在聰幼,偶爾犯點這樣的小錯沒關系,改了就是。”

說完將問卷折子收起來:“太皇太後,陛下雖在幼聰,然天姿英睿,這等化繁為簡的法子,已勝出殿中諸臣多矣,臣為大宋賀,為天下賀。”

“臣也有錯,之前五日之期,從這問卷上看,的確是太想當然了。”

“數日前蔡京過府,告訴我開封能在五日內復差役之法,卻不代表其余地方也能做到,當時臣只以為他是在矜功,卻沒有多想。”

“如今看來,時間的確不夠,不如寬展州縣一些日子,先用司徒之法調查京周,制作問條,再用陛下之法,將時間追回來,三月之後,再議役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