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喪心病狂的山長們

十二月,北方迎來一場大雪。

對大宋來說,這叫瑞雪兆豐年,萊山一號不怕凍,大雪的影響不大,反而會凍死害蟲。

難過的是牲畜,但是大宋經過多年推廣,如今的牲畜有畜棚,有青儲和飼料,東明獵莊的權貴人家,馬廄中那些名馬甚至奢侈到有羽絨襖子!

所以雪上加霜,那是對遼國而言。

在汴京,大雪倒是促進了勛貴世家們的狩獵聯誼活動,王師約的極品海東青在雪原上大放異彩,把蘇家不抗凍的川東猧子都比了下去。

不過那是石薇帶著孩子們撒歡的時光,大宋慈善一中放了寒假,學業減輕,連趙煦都偷偷跟著溜過去,過了把用連機手銃掃射麂子的癮。

太殘忍,太血腥,蘇油只要有麂子火鍋吃就好,狩獵活動表示敬謝不敏。

何況一場大雪弄得他如今也一個頭兩個大。

乙亥,以大雪,詔加賑恤,賜諸軍薪炭錢,又令開封府閱坊市貧民,給錢千萬,計口量老少給之。

丙戌,興龍節,初上壽於紫宸殿。

己醜,賜群臣宴集英殿。

壬辰,遼國兀征、聲延部族老幼數萬人渡河南,遣使廩食之。

是冬大寒,始閉汴口,削洛汴漕運,調濟河北。

漕運、常平倉,是大宋兩大貪汙之源。

又因為漕運天下之重,就連蘇油都不敢大動作。

不過努力是少不了的,前人也提供了不少思路。

總體說來沒有什麽好辦法,只能減少工作環節,層級,加強監督,施行扁平化管理。

措施包括漕船沿途不作停靠,官私混雜相互盯梢,多用蒸汽船減少漕運人員,提升運力與速度,減少途中的中轉倉存,不斷派員按察監督,建立新式賬冊,進出賬目走皇宋銀行等等等等……

但是作為釜底抽薪的手段,還得是科技——電報與鐵路。

電報線路讓信息快速上下通達,對於中央及時掌握地方實情,實現扁平化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技術支持。

鐵路實施的是軍事化管理,以軍法按治,速度極快,時間卡得很死,沒有給貪官汙吏們沿途幹壞事兒的時間。

運力也很強,如今極大地削弱了漕運的功能,漕糧少了一多半,相應的也就減少了漕運腐敗的“分母”。

大宋路級轉運司的官員廉潔程度還算不錯的,主要是州縣胥吏貪腐較嚴重。

不過收拾起這幫子來,壓力就輕多了,先帝改制發給了你們俸祿,如果還要伸手,黥刺流配,正為汝等而設!

加上州縣檢察司直接對上級檢察司負責,俸祿朝廷發放,不再仰州縣主官鼻息,越發有力。

如今每州還給檢察司配發了七百人的警備力量,檢察司已經完全具備了獨立監督官吏,壓制地方豪強的能力。

大宋吏治一清,籌備到位,元祐三年,將是蘇油大展宏圖的一年。

春,正月,庚戌,從侍講範祖禹言,復置廣惠倉。

廣惠倉,顧名思義,就是備災倉儲。

《通典·職官十五》:“大唐縣有赤、畿、望、緊、上、中、下七等之差。”自注:“京都所治為赤縣,京之旁邑為畿縣,其余則以戶口多少、資地美惡為差。”

《唐會要》卷七十:“量戶口定州縣等第,例《武德令》:至開元十八年三月七日,以六千戶以上為上縣,三千戶以上為中縣,不滿三千戶為中下縣。

其赤、畿、望、緊等縣,不限戶數,並為上縣。

去京五百裏內,並緣邊州縣,戶五千以上亦為上縣,二千以上為中縣,一千以上為下縣。”

宋承唐制,但是這個標準,對元佑年的大宋明顯過低,乘以三,差不多是實情。

熙寧以前,天下分路二十六,京府四,府三十,州二百五十四,監六十三,縣一千二百三十四。

到了元祐,不算新宋,東勝兩洲,大宋多了南海四路,寧夏四路,河湟兩路,西域一都護府,青唐一都護府,以及內地荊湖兩路大開發,版圖增擴到三十六路,三百二十五州,一千七百四十六縣。

蘇油根據統計,與戶部商量之後,要求大宋上縣常平倉,需備糧二十萬石,廣惠倉五萬石;中縣,常平倉備糧八萬石,廣惠倉兩萬石;下縣,常平倉備糧四萬石,廣惠倉一萬石。

這個數字,是按照各縣人口統計的基本三年之積。

而四京三十府,要達到五年之積,汴京三畿四輔的總量,更要達到十年之積!

這個數字已經遠超開元盛世,但是經過嚴謹核算之後,蘇油和李常都認為完全可以做到。

熙寧年間那麽困難的情況下,張方平都讓汴京一年就達到了這個數,而元豐初年,河北能臣李肅之,也做到了廣積豐儲,謂出入相除,可支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