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河間府

言談裏邊蘇油還提到了遼國的一些人才,比如南院宰相王經,參知政事牛溫舒,南院樞密使陳義,工部尚書室韋,都是難得的人才。

群賢畢集,才能讓遼國如今氣象蒸蒸日上。

武將裏邊蘇油倒是表示不了解,不過耶律延禧此次平叛,展現了英武之氣,此外之前一直保護耶律延禧的蕭兀納,蘇油更是大為稱贊,認為這位是程嬰、霍光一般的人物。

問到幾位如今在遼國的任職,才知道蕭兀納已經被耶律洪基封為北院行宮都部署,獲得了大力提拔。

而室韋因為年老,已經告老致仕,雖然沖突過耶律洪基,耶律洪基也沒有薄待。

最搞笑是春捺缽上,趙孝奕留給遼人那套冰捕網具竟然無人會玩,還是人家老尚書根據實物和目擊者的講述,推斷還原出正確操作流程,這才沒讓耶律洪基丟臉。

因為這場功勞,以及老人家在遼國理工之道上的貢獻,耶律洪基命室韋守了司空之職,在銀州發揮余熱,也辦了一所理工學院,傳授數理天文之學。

室韋也不弱,之後還復制出大宋贊助的大鐘,送去了南京建造鐘樓。

說到這裏耶律慎思也稱贊大宋的厚道,大宋當年援建上京的鐘樓同樣也是三十萬貫,但是包括了將鐘樓運抵上京和建造起鐘樓的費用,屬於全包工程。

而室司空組織工匠們手工打造出來的大鐘,耗資同樣高達三十萬貫,卻沒有算運費和造樓的價錢,而且耗時整整三年。

要不是陛下開心,大家都覺得其實遠不如直接買大宋的劃算。

這就很好,蘇油對耶律洪基的寬宏大量也表達了贊賞,而且室尚書對大遼的貢獻不在復制出鐘樓,更多的是各地的農機,現在還開始傳道授業解惑,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宴會用的都是蘇油用船拉過來的精美餐具、美酒名茶,蘇家班的廚藝比趙孝奕帶去遼國的還要厲害,這頓飯自然吃得賓主甚歡。

但是耶律慎思的造訪也讓蘇油之前前往保州和定州的計劃被耽擱了,只好在雄州轉入唐水,前往邊吳泊,轉向南方進入回程,前往博野。

博野有一條古渠,叫象谷渠,可以溝通唐水和滹沱河。

只不過如今的象谷渠已經被歷任能幹的河間府尹分作了三條,用於灌溉農田,小船還可以通行,小火輪就不行了。

於是小火輪只能繼續南下,從蒲陰的深澤轉向東方,抵達饒陽,回到滹沱河。

饒陽是蘇油航行計劃裏田字的中點,距離下遊河間府一百裏,距離上遊真定府兩百裏。

河間是張郃的故鄉,真定是趙雲的故鄉。

而饒陽沒出過武將,倒是出了兩個大儒,西漢毛萇和北魏劉獻之。

還有笑裏藏刀李義府。

沿著滹沱河向東,抵達君子館,上岸就是河間府。

君子館是大宋的傷心地,宋雍熙三年冬,岐溝關之戰後,車神為抵禦契丹軍南下,命李繼隆為防滄州都部署,楊重進為高陽關部署,劉廷讓為瀛州兵馬都部署,田重進為定州都部署,張齊賢知代州,分守邊郡。

契丹乘宋轉取守勢,發兵大舉攻宋。

十二月初五,耶律休哥殺到滹沱河北,轉師東進至君子館,分兵扼守要地。

劉廷讓乃與益津關守將李敬源等率數萬騎出擊,遣精兵一部隸滄州都部署李繼隆殿後。

初十,蕭太後率軍與耶律休哥合勢迎擊劉廷讓軍。

時天大寒,宋軍弓弩皆不能張,劉廷讓軍陷入重圍。

李繼隆懼戰不前,退保樂壽。

禦前忠佐神勇指揮使桑贊率所部力戰不勝,引眾先逃。

李敬源、楊重進戰死,劉廷讓大敗,死者數萬,僅率數騎遁走。

先鋒將賀令圖等被俘。

契丹軍乘勝長驅南下,攻掠祁、深等州後北還。

那場大敗,成為宋朝國勢的重要轉折點,真實歷史上從那之後,宋朝再沒有對遼發起過主動有效的戰爭。

當時黃河還沒有改道,為了改變被動局面,宋朝還下大力氣疏浚了運河,從樂壽修到河間府,再向北經莫州直達雄州。

如今這條運河,在蘇油的建議下,繼續南下到了臨清,又到了鄆州,最後由蔡京修到了淮陰,溝通了黃河與淮河流域。

如今蔡京與大蘇正在聯手打造溝通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運河,明年應該可以完工。

朝廷在河間設立了封樁庫,雄霸有需求,緩急可濟,也是蘇油此次要視察的目標。

除了是大糧倉,這裏還有規模巨大的糧食加工廠和飼料加工廠,董大官人的燒刀子酒廠也開設在這裏。

蘇油還是沒有讓董大官人吃虧,為了消耗掉朝廷從百姓手裏收上來的玉黍,同時為了滿足大宋醫療事業尤其是河北軍方對酒精的需求,蘇油貸款給他建造了一個酒精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