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

耿老三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往地上啐了口唾沫:“算他直娘賊的運氣好!我去跑一圈。”

陳慥扭頭,見到烽燧上狼煙已然升起,心頭也在嘆氣。

這裏畢竟已經離於闐頗遠,要不然能把電報能拉到這裏,可就好了。

三百裏,幾乎是傳統騎軍的離境極限,尉遲威如今得大宋相助,騎軍頗為得力,在與黑汗的沖突中頂住了幾次,但是最多也就前出到這裏。

很快,城西響起了“啪啪”幾聲銃響,黑汗騎軍開始騷動,最終朝西北方向的小城——鴉兒看撤退。

鴉兒看,就是後世的葉爾羌,新疆莎車一帶,離於闐六百裏。

耿老三背著連機銃過來:“嚇跑了!不給他們點厲害的,還以為我們好欺負!”

劉五兒也過來了:“季常公,咱什麽時候撤?”

陳慥沉吟道:“活佛的安危,關系到整個西域的凝聚,因此不能冒險,等吧,等尉遲威過來接應。”

劉五兒將連機銃背在背上:“那我叫上幾個回鶻夥計,出去探哨一番,看看剛剛的黑騎軍是不是真退了!”

……

元祐六年十一月,寧夏三路都轉運使蘇元貞,河西制置使章楶,於闐城守尉遲威,西域都護劉昌祚,監軍童貫,緊急上奏西域的大變。

黑汗王哈桑於元祐五年,強迫自己部眾二十萬帳入教,同時對於不信教的和信仰佛教的百姓,進行殘酷打壓,剝奪財產,驅逐出部落。

西路弘傳活佛阿令京,在鴉兒看秘密傳播教義的過程中,被黑汗王子阿赫馬德發現,抓到了獄中。

正好漢人大賈陳慥行商到了鴉兒看,買通獄吏,將阿令京救了出來。

阿赫馬德發現後,派出精銳“古拉姆”近衛軍追擊,雙方在距離於闐三百裏的西河堡故城發生戰鬥,直到尉遲威的援軍抵達,阿赫馬德方才撤走。

阿令京抵達於闐之後,揭露了黑汗國滅佛的暴行,號召各地佛徒去拯救黑汗國的信眾。

西域諸國如於闐、龜茲、閼氏、高昌、伊州、韃靼諸部的信仰佛教的地區群情激奮,如今不少部帳已經頂風冒雪,遷徙到沙州和於闐城外,戰事看來已不可避免。

這些人如果不好好疏導,會造成大亂,如今於闐、約昌、祁連-昆侖谷地、瓜州、沙州,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各地城守都是虔誠的佛教徒,紛紛上書要求西域都護府出面主持大局,都護府和都轉運司不敢擅自行動,急需中樞給出應對方略。

此外獻上阿令京活佛刺血文書,講述了佛法在黑汗國遭受的嚴重不公,以及佛徒們在那裏暗無天日的生活,請求大宋派遣力量,營救那裏的佛教徒。

高滔滔也是信佛的人,收到阿令京的血書之後不禁潸然淚下,立即召集朝臣們合議。

呂大防接到詔書不禁莫名其妙,黑汗國遠在萬裏之外,和於闐接壤,與沙州都隔著一個西州回鶻,這不是和大宋八竿子打不著嗎?

聽說那邊信天方教,大宋如今杭州、泉州、廣州、蘊州,甚至汴京,也有信天方教的,都是文質彬彬,酷愛清潔,眷顧族人,和大家相處得都不錯蕃客,不像活佛血書上說的那樣啊?

再說宗教人士之間的沖突,有必要上升到國家爭端嗎?

劉摯也是傳統文人,對那個地區的文化也就僅限於《敦煌學報》,對於西域諸國之間繁復的外交關系和傳統沖突也是不甚了解。

幹脆,將京師大學堂專家也一起叫來,大家開會吧。

……

朝會之上,韓嘉彥就著西域地圖,給一群小白做地緣政治科普。

“黑汗,在突厥語裏為‘喀喇汗’,喀喇本意為黑色,因其國尚黑,故稱。”

“其國民最早為唐時遷入河中的九姓回鶻,具體立國時間已不可考。”

“其後五代之亂,回鶻汗國亡時,龐特勤率領十五族西奔葛邏祿,也溶入這一區域,之後他在葛邏祿即可汗位,在國書裏正式將自己名稱命名為黑汗。”

“龐特勤建牙帳於楚河上遊的八剌沙袞,早期汗國領土僅限於七河地區,其後與周邊諸國征戰,逐漸擴大到現在的版圖。”

“汗國建立之初,與突厥、回鶻相類似,信奉薩滿教與拜火教,也有部分摩尼教徒與佛教徒。”

“第三任大汗薩圖克為了對抗其叔叔奧爾古恰克,在自己控制的地區大力推行天方教,並憑此得到了汗國西部天方教眾的大力支持,經營起強悍的古拉姆近衛軍。”

“在更西方的天方教鄰居薩曼的援助下,薩圖克以武力從信仰薩滿教的叔父手中奪取了汗位。”

“奪位之後,薩圖克立天方教為國教,之後引進薩曼制度,大力革新,經過幾十年的經營後,實力大為增強,甚至和另一地區大國加茲尼一起,聯手滅掉了薩曼王朝,並以阿姆河為界,兩國平分了薩曼王朝原有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