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

說完朝耶律延禧拱手:“如今鐵廠落地,歲幣斷絕,臣還指望陛下少造些軍器,多產點農具,發賣給頭下軍州的酋長們,以獲利支付首期鐵廠債券呢。”

想到要還錢,耶律延禧就不禁頭痛:“鎧甲、軍器,萬不能少,栲栳濼一戰,我朝丟了十萬甲器,這個必須趕緊補充上。”

“剩下的,再拿去發賣。”

室純說道:“其實還有一途,就是回歸質樸,崇尚節儉。”

“國之所用,足兵、足衣、足食而已。其余金珠玉貝,駿馬鷂鷹,絲綢美酒,精器名茶,能去的虛浮,一應裁減。”

別說王經不願意,就連耶律延禧都不願意:“如今與大宋的貿易,乃是國庫的重要支撐,東珠、人參、貂皮、松木、鷂鷹,這些本來就是大宗,要是一概禁絕,只怕朝廷更難。”

“就是!”王經趕緊說道:“老尚書多年不問朝政,不知道這些。”

“貿易就是互通有無,絲綢美酒,精瓷名茶,都是搭配糧食、鐵鍋之類必需品的添頭。用宋朝司徒的話說,這叫‘配額’,要增同增,要減同減,他得照顧四路那什麽‘產業平衡’。”

“不說別的,絹帛和美酒,在女直那裏比舶來錢都要好用,遼國還能賺進不少的收益。”

室純說道:“那就只賣給他們,我契丹禁用?”

這就是書呆子的想當然了,耶律延禧擺手:“老尚書將工礦基地照顧好就行,這些朝政,再議吧。”

室純還是忍不住,再次拱手:“陛下,艱難之際,臣請朝廷起復一人。”

“蕭托輝?”

“正是。”

“他啊……”

王經其實也想啟用蕭托輝來和大公鼎打擂台,也趕緊拱手:“臣覺得,老尚書這個建議不錯,蕭托輝……”

耶律延禧白了他一眼:“皇太叔的顏面,還是要看顧一二的吧?”

耶律延禧話裏有話,西南邊事,本來耶律洪基是安排自己的弟弟,上京留守,魯國王,如今耶律延禧新封的皇太叔耶律和魯斡在主持。

而北苑樞密使阿蘇,則是耶律和魯斡夾袋裏邊的人。

阿蘇陷害不太精通軍政的蕭托輝當任南面招討使,其實就是想借刀殺人,因為在職權上,蕭托輝是耶律和魯斡下級,且必然會發生了嚴重的沖突。

蕭托輝是章惇那樣的人物,清廉守正,料理民政能力極強,但是見不慣耶律和魯斡與阿蘇一幹契丹高層勛貴們腐化墮落,貪佞狡險,而且在政務上絕不會相讓,因此幾次沖撞耶律和魯斡。

耶律和魯斡是耶律洪基的親弟弟,一慣的驕橫狠傲,寬宏大量禮賢下士這一套是不懂的,講究一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於是不斷給蕭托輝穿小鞋,制造困難,只想著一門心思向將這犟牛搞死。

耶律和魯斡長期把控西南大權,蕭托輝則是外來戶,還是文臣,在軍方沒有什麽倚靠,手底下沒什麽人聽他的。

去年秋天,瑪古蘇遣別部陣斬四捷軍都監特默,偷襲西路群牧司得手,耶律和魯斡立即上章,誣奏招討使蕭托輝指揮不力,貽誤軍機,追討乏術。

而且說他不聽號令,一意孤行,同僚側目,不但造成西南軍政大混亂,還故意讓瑪古蘇長驅直入,並且見死不救,利用敵人之手殺了幾次與他沖突的特默,其罪當誅。

耶律洪基好歹還保留了最後一點清醒,知道自家弟弟是什麽德性,只將蕭托輝被貶為庶人。

耶律洪基死後,耶律和魯斡的勢力就顯得更加龐大,耶律延禧也不得不倚仗叔叔的支持幫助自己上位,而且還要靠他抵禦瑪古蘇和蒙根圖拉克在金山南面的進攻,即位第一道詔書,就是加耶律和魯斡太師、皇太叔。

如果要讓蕭托輝復官,勢必會引得皇太叔和北苑樞密使阿蘇不快。

而現在的耶律延禧,偏偏不能讓他們不快。

耶律延禧終於還是嘆息一聲:“總算是開始出鐵,軍器方面得了一些松快,室恭做個工部侍郎還是沒問題的,其余的……再等等吧。”

……

高麗,西京。

西京就是後世的平壤,大同江從城邊流過,由南浦入海,海口外數十裏,就是獐子島和鹿島。

依托與宋朝的貿易,西京的繁華程度,甚至已經遠超過高麗名義上的首都開京,而在大同江以北,都是王颙的地盤。

高麗北疆的將領、官吏,都是他一手任命,手下如今已然有八千“別武班”,包括三千“神騎”班,五千“神步”班。

此外還有對抗女直的邊軍,也是王颙在統帥。

從疆域來說,王颙的有效控制地區,只有高麗國土的六分之一不到,但是經過多年的開疆拓土,王颙已經將疆域推進到了鴨淥江南岸和長白山南麓,把自己的領地擴大了一倍,加上這部分,和李氏控制地區相比,差不多能達到一比四。